冥想總是和瑜伽、修行等聯繫在一起,也有越來越多真假難辨的養生貼士建議壓力大的上班族經常做冥想來緩解身心,甚至有不少健身房乃至學校開設了冥想課程。冥想真能舒緩壓力、改善健康嗎?卡內基梅隆大學(the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CMU)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是的。
「這些發現第一次證明了,有意識的冥想訓練能有效地產生兩倍二甲基亞硝胺......改善與炎症生物標誌物有關的疾病風險」。研究論文中表示。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這項研究發表在《生物精神病學》(Biological Psychiatry)期刊上,研究結論顯示,冥想訓練比一般的放鬆訓練更能有效減少壓力人群體內的炎症生物標誌物:白細胞介素6(IL-6),且能提高大腦管理壓力的能力。
卡內基梅隆大學心理學副教授 J.David Creswell 帶領他的研究小組對35名壓力較大的失業成年人進行了隨機對照試驗。這35人被隨機分成一組18人,一組17人,各自進行三天的靜修計劃。兩組計劃的唯一不同是,一組進行的是高密度的冥想靜修,另一組則是進行普通的放鬆靜修,不包括冥想。
進行冥想靜修的參與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專注於身體的感覺,例如在吃飯、運動、散步時,腦中都要想着自己正在進行的活動。而另一組實驗者則什麼都不需要想。3天的試驗結束後,35人都要接受5分鐘靜息狀態下的大腦掃描。此外,研究者還在試驗開始前和結束4個月後對這35人進行抽血。
通過大腦掃描發現,有做冥想的那一組,在靜息狀態下,注意力會和控制相關區域功能的部分連接,而另一組則沒有。而通過驗血又發現,冥想有助於白細胞介素6的減少。這兩項結果顯示,冥想訓練能提高大腦管理壓力的能力,以及減少炎症。
關於冥想的研究在最近10年中層出不窮,史丹佛大學同情與利他研究教育中心(Center for Compassion and Altruism Research and Education)主管 Emma Seppala 博士就曾列舉20篇論文,表明冥想對身心有益。2011年,美國馬薩諸塞州總醫院、哈佛醫學院心理學家 Britta Hölzel 與他的研究小組,也在《精神病學研究:神經成像集》(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發表論文,證明冥想能夠對人腦管理記憶、學習、情感控制、自我認知和觀點獲取的區域,帶來大腦灰質的改變。
不過,尚未有科學研究指出冥想影響大腦的具體過程,以及到底是冥想的哪一個環節產生了這些影響,多久進行一次冥想最好等等。
本文獲端傳媒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