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不管怎麼做,坦白講,都很困難,預算不是她編的、財政這麼困難、人民期望值太高。」兩個月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本刊專訪時,這樣看即將出爐的新總統。的確,一旦蔡英文當選,重重難關橫在這位新總統眼前,有待她攀越,其中又有三座大山最險峻。她要怎麼克服?
第一個當然是兩岸問題。無論是4年前的敗選,到這次選舉屢被對手拿來攻擊的兩岸議題,不會在選後就消失,蔡英文的核心幕僚坦言:「就任前就必須處理,選後就要積極跟各方對話。」據了解,民進黨認為,當前的國際情勢變化甚大,在台灣多只盯著看中國的對台舉動時,事實上中國則在做他的亞洲布局、國際戰略,而把台灣放進這樣的架構思考,台灣應該在美日中之間積極溝通,找到能讓自己走出一條自主、平衡的外交道路,也讓兩岸和平穩定發展。
兩岸問題,選後見真章。提振經濟,最被寄予厚望。
不但在國際上要對話,在國內也要對話,也要對國民黨展開對話。蔡英文在選前就不斷強調,她會是一個最會溝通的政府,因此,選後她將主動找最大在野黨溝通,降低雙方猜忌與敵意。
然而,新總統最大的挑戰,恐怕還是經濟問題,這也是國人對她最寄予厚望、簇擁她能攀登高峰的主因。然而,台灣的經濟問題是結構性的調整問題,在薪資停滯、房市股市低迷、消費不振下,同樣也是財政困難的政府,難以透過公共投資帶動景氣。
蔡英文深知,經濟若沒有好轉跡象,她不會有好的滿意度;偏偏經濟結構的調整,卻沒有特效藥可以解決,除了端出短期刺激景氣方案外,還必須從根本解決問題。這也是她何以到處推銷她的「五大創新研發計畫」,透過台灣已具有基礎的產業,挑出與世界潮流符合的趨勢,以政府的政策協助,加速產業轉型、發展。
這五大產業特別強調「連結在地」,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平衡區域發展,讓台灣每個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重點產業,可以繁榮地方、增加工作機會、讓人力流動,不再只集中少數地區,這不但可解決經濟問題,也可以處理到家庭、社會問題。
最重要的,透過這五大產業的示範效果,排除障礙、招商引資,提振國內外的投資意願,恢復大家對台灣的信心,激發出新一波「投資台灣」的風潮。
而要達到這個目標,不只行政效能要提高,許多法案的修改、量身訂做,都需要國會的配合,這也是何以蔡英文到選戰最後,非得號召「讓民進黨單獨過半」不可,畢竟,就算民進黨宣稱要和「進步力量」合組國會聯盟,但以這些第三勢力高舉的左派大旗,以及對包括與中國往來的自由化貿易都深有疑慮之際,蔡英文想要為台灣經濟闖出新路,恐怕還是要靠自家人全力相挺不可。
圖文獲財訊雜誌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