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瘋Airbnb套房出租 但是安全嗎?
梁敏萱
2015-08-17 12:09

「欸,你聽過Airbnb嗎?」最近跟大學學妹聯繫,她這樣問我。她說,有不少認識的朋友最近開始熱衷於這個新興的套房出租平台。Airbnb住宿出租平台自2008年創立至今,已有超過500萬個房間上線。只要將房間打理好,透過Airbnb與房客聯繫,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日租套房的小房東,也廣受世界各地背包客的歡迎。然而這樣的平台是否會有安全上的疑慮?

 

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一名19歲男子羅培茲(Jacob Lopez)今年7月前往西班牙旅遊,透過Airbnb找到了一間位於馬德里的民宿,不料民宿主人卻將他囚禁在房間裡並意圖性侵,威脅羅培茲若是不從,就要扣下他的行李。羅培茲因此遭性侵得逞。羅培茲的母親事後控訴Airbnb態度消極,因拒絕透露房東個資,受害房客因此求助無門。

 

對於此起事件,Airbnb發言人回應,表示性侵事件是「全球性的挑戰」,因各國法律不同,網路平台能做的也會有所不同。

 

這樣的租賃平台,究竟是只有提供媒合的服務,還是也要為其使用客戶擔負法律刑責?不只是Airbnb,共享經濟的新興產業都面臨這樣的問題:法律界定的模糊。

 

什麼是共享經濟?

 

據《經濟學人》的定義,共享經濟的宗旨為「在網路中,任何資源都能出租」,同時也意味者:閒置資源的再利用。

 

以汽車為例,一般人擁有一輛汽車,實際上一天花在駕駛的時間上只有4%,有將近96%的時間都是停放在停車位。如果利用共享經濟,提供共乘的服務,讓多數的汽車都可以被充分利用,一般人不需要買車,自然能減少世界上的車輛,交通擁擠以及能源的耗損都會大大下降。

 

 

常見的共享經濟案例

 

● Uber :提供汽車共乘的服務,只要透過手機App就可以輕易連結司機與乘客,並帶有評價機制,藉此篩選司機與乘客的品質。

 

● Airbnb:提供住宿出租媒合的網站,透過手機或網站,旅客可以輕易的找到不同國家的特色民宿,比起飯店或旅館,更能貼近當地生活,因此頗受觀光客及背包客的歡迎。

 

● Wifi 萬能鑰匙:自動連結Wifi功能,透過用戶分享使用過的Wifi資訊,任何人都可以輕易連接,包含那些鎖起來Wifi網路。

 

這些共享經濟案例,皆是透過網路的串連,讓生活更加方便,然而卻也面臨現行法律上的限制。

 

「出了事誰負責」 跟不上科技發展的法律

 

這些共享經濟的共通點,來自於這些平台所提供的大部分服務,皆來自於非正式雇員。簡而言之,是人們「主動」提供服務。以Uber為例,民眾選擇將自家車作為營利的工具,在上班以外的時間,提供叫車接送的服務,賺點外快。而Airbnb則是由民眾提供自己的住家或套房,出租給需要使用的人。

 

 

像 Uber 和 Airbnb 這樣的服務模式已經超出了傳統的法律約束範疇,​​個人很容易透過他們自己的房屋、車輛以及技能來獲利,但這些物品的保險卻很難涵蓋到這些新興產業的服務模式。現行的交通法則在制定時,也很難考慮到未來有一天,司機與乘客竟可以繞過傳統的租賃產業,直接透過手機的平台作配對。

 

Uber創辦人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如果你非得要求自己只在合法範圍內發想新服務,那你會發現你永遠無法施展拳腳。腐敗的計程車產業會永遠阻止你進入市場。」

 

為了在法律的灰色地帶中生存,這些新興產業多半會先在網站中的服務條款中註明提供服務的雙方守則,並聘請法律診斷機構協助。同時也會採取一些措施來降低出現問題的機率,但仍然頻頻受到世界各地傳統產業及法律的挑戰。

 

曾在各國引發不少爭議的Uber,同樣也在台灣提供服務,曾遭到計程車司機集體前往交通部前抗議,但經濟部日前也透露,將研擬鬆綁法令,讓民眾合法投入Uber的工作,以刺激消費。

 

看來這些新興產業的合法性與安全性,短期內很難有明確的答案,得透過更多的訴訟出現以及消費者的回饋,才能釐清現階段法律上的不足。  

 

圖片來源:BnextAirbnb

資料來源:Inside、蘋果日報、維基百科、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