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是所有半導體業者都在注目的關鍵市場。
出生在浙江寧波的張忠謀,父親張蔚觀曾經擔任寧波縣政府財政局長。張忠謀年幼時,一家人因為躲避戰爭輾轉遷徙,待過南京、廣州、重慶、上海、香港,他曾就讀重慶南開中學。
「18歲以前,我逃過三次難,換過十個學校。」張忠謀回憶說,他在中國的童年與青少年時期,經歷槍炮和轟炸,穿越過戰線,是他一生難以抹滅的大時代回憶。
現在中國積極發展IC設計與晶圓代工,好比一個新的戰場出現了。張忠謀不再是當年的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是個能夠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帥。
他的人生下一波高峰,有可能在中國實現嗎?
因為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並不順遂。雖然中央政府力捧,從「十五計畫」開始,連續三個五年計劃都將半導體列為重點戰略產業,但以晶圓代工來說,包括中芯、宏力、華虹NEC,成績都很慘澹。
張汝京創立中芯的願景,是要成為「中」國第一的「芯」片製造廠,但這個目標還沒有達到,他先前因為竊取台積電製程專利,還有連年大幅虧損,黯然下臺了。中芯在上海、北京、天津.....,遍地開花建起了雄偉的晶圓代工廠。並受成都及武漢當地政府委託經營管理兩個廠,還用低價搶市占率,但至今沒有真正賺到錢。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曾笑著形容,中芯開張這些年,其實是「半倒不倒」的。也就是說,半導體變成了半「倒」體。
「要蓋晶圓廠容易,但是要填滿產能、營運得好,是更困難的。」曹興誠的台大電機系學弟、前聯電董事長暨執行長胡國強也說。
張忠謀強調,大陸在晶圓廠的投資蠻多的,「但是在晶圓代工領域,投資的多少,不是主要的取勝條件。」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卻在最尖端、最高價值的半導體製造缺席了。雖然中芯、宏力、華虹NEC晶圓廠在各省遍地開花,以及英特爾在大連建起了晶圓廠,但目前看來,中國發展晶圓製造的體質,還是很孱弱。
如今來看,中國的半導體製造,雖然輕易跨過了資金門檻,也不缺產能與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但還短時間還跨越不了人才門檻、技術門檻,還有研發能量的長期積累,更重要的一環是,中國至今沒有出現一位能改變全球遊戲規則的領導者。
張忠謀將來會是引領中國半導體產業走向變革的人物嗎?
他確實對中國晶圓代工市場,還是很有興趣的。過去在「戒急用忍」政策下,高科技行業對大陸投資重重設限,讓張忠謀始終無法好好展露拳腳。
「我認為台灣政府應該要更為鬆綁。」張忠謀多次呼籲說,台積電的投資腳步,是希望有自由、有彈性,能夠「要投資、就投資」。
經濟部投審會通過台積電在南京的12吋廠投資案,毋庸置疑,是在「後張忠謀時代」,台積電準備在中國這全球半導體最大市場,準備施展拳腳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