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下台灣!怕買不怕賣?怕賣不怕買?
專欄作家TWicic
2016-07-05 13:16

 

前兩天,立訊投資入股台灣電聲元件廠商美律的案子,被台灣投審會駁回不准,原因是美律是台灣電聲元件產業的龍頭業者,根據相關規定,不得讓陸資入股投資。

 

美律是台灣電聲元件龍頭沒錯,但這裏根據的是「台灣市場」規模,就讓人啞然失笑了,這說法,是理由嗎?

 

只要是龍頭廠商就不准陸資入股,那麼,不是龍頭的就可以嗎?意思是指,只讓大陸企業來台投資收購不是龍頭、不是好公司的標的,是這樣嗎?

 

聽起來應該是這樣沒錯。按照這樣的邏輯,紫光入股投資力成與南茂案,應該是絕對不會過關了。

 

過去一段時間,有機會與大陸企業談話,老闆們對於與台灣電子業公司合作,都是有想法的。
如果你要問,這些大陸企業老闆的想法是什麼?其實,還真不好說。

 

一個在投資圈服務的朋友前不久談了幾個大陸老闆的案子,因為產業領域的原因,來跟我聊了幾次。他開的條件很簡單,就是要營收要夠大、獲利要夠多、客戶要夠穩、技術產品要夠強。

 

我回答的也很簡單:價錢要夠好。

 

朋友有點不高興了,他說,好好說話不行嗎,這不就是在談合作嗎?一上來就談價錢,還怎麼談下去,眼光要放長一點,互補綜效才是重點。

 

我同意朋友的看法,但我也不同意這些大陸老闆們開條件的邏輯。

 

就像婚姻一樣,我始終無法理解類似於買賣的婚姻仲介行為,婚姻的意義,在這裏,突然簡單了起來。

 

不論是白富美,還是高帥富,是最容易講的條件,但卻也是最沒有誠意的條件,因為,這只是生物本能的偏好。

 

 

記不得是那個有名的人說過,婚禮,其實是一場公開的交配儀式。你出你的資源,我出我的資源,然後,我們一起產生新的資源。交配如此,婚姻如此,合作也如此。

 

條件達不到,沒人會拿資源出來,自然也不會有後面的事。

 

條件雖是重點,卻是精密計算的結果,即使計算過程再怎麼隱晦,也絕不是生物反射作用下所提出的條件可以成事的。

 

上面提到的「生物反射作用的條件」,反映出的就是大陸企業對台灣的興趣,其實有限,也沒那麼認真。會提出類似這樣條件的大陸企業,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來吃豆腐的,看有誰想賣公司,有沒有機會撿便宜,另一則是帶著特殊目的來的,只是帶著錢來買一個「台灣公司」的名頭,買了之後就是講個故事、炒個股票,至於其他,他可能也還沒想好,反正便宜不貴,那就買吧。這兩種,都不值得台灣公司認真看待。

 

所以,回過頭來看,台灣公司為何想被投資?為何想賣?簡單講,現在有資格坐上談判桌的公司,其實都沒那麼缺錢,也都沒那麼差。

 

當有大陸公司來談合作、合資、入主、購併,基於公司與股東的利益,他們答應與拒絕的理由,其實與當其他國家公司來談合作、合資、購併時,應該是一樣的。

 

所以,談中國買下台灣,談紅潮來襲,不是說這些併購案背後都沒有政治因素,只是,過於放大與過於縮小,都會扭曲問題的原貌。

 

放大了大陸企業併購台灣公司的意願,是類近於敝帚自珍的尷尬局面,縮小了台灣產業自由發展的可能,是自卑而自大的荒謬。

 

 

多講兩句,台灣電子業沒那麼好,台灣電子業也沒那麼差。「沒那麼好」,是指沒有讓人非買不可的理由;「沒那麼差」,是指不會因為賣了,台灣就沒有能力再長出新的東西。

 

過去這些年,不是很多人談台灣與以色列相類近之處嗎?不是很多人談台灣可以像以色列一樣成為創新科技發展重鎮嗎?

 

以色列在全球科技產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有些人說,以色列是美國科技研發的後花園,美國公司時不時的去逛逛,看到有喜歡的好東西,就買下來。

 

以色列有因為這樣就此消耗殆盡嗎?以色列人有因為這樣失去產業發展實力嗎?

 

那麼,台灣擔心的是什麼?

 

幾年前,有台灣媒體以「買下台灣」之類的標題,敘述大陸企業投資收購台灣項目的現象、或者,說是野心。

 

不只是台灣,中國買下世界的事實已經發生,持續在發生中,台灣只是其中一部份,而且是非常小的一部份。可以買的東西太多了,可以買的地方太多了,為何非是台灣?

 

台灣有許多優秀的企業,台灣有許多產業具有全球性的產業競爭優勢,電子業就是其中之一。而且,相較於其他國家地方,台灣別的好處沒有,至少語言會通,當然,文化通不通又是另一件事,再者,台灣企業的國際化程度,與其他國家企業往來交流protocol,也比許多大陸企業成熟許多,因此,從某一個角度來看,對大陸企業而言,併購台灣企業的好處,也在於買一個國際化的機會。

 

一定會有人反駁,這幾年全世界的公司早已都湧到大陸去找合作,是爭著搶著要與大陸企業合作,那裏還需要什麼台灣企業的國際化,那裏還需要什麼Protocol。這樣的說法,是往自己臉上貼金。

 

我不否認這樣的說法,但我要談的是更細微的層次。簡單講,大陸企業是以硬實力取勝,台灣企業用的是軟實力,這軟實力談的不是錢,不是市場,而是在這兩者以外的東西。

 

舉一個例子,Google去年推的Brillo平台,一開始找的兩家合作廠商,一家是大陸的TP-Link,一家是台灣的華碩。

 

TP-Link在整個產業中的定位是什麼?華碩在整個產業中的定位是什麼?兩者之間的差異,顯而易見。TP-Link是世界第一品牌,一年出的量,大概是華碩十年都出不到的量,TP-Link是大陸第一品牌,無線路由器市場佔率只有比五成多更多,華碩在大陸市場基本上沒有太大聲音。

 

這樣講,應該可以看出差距是什麼?而這樣的差距,正是前面提到台灣公司的軟實力。

 

而台灣產業這麼多年累積的,難道只有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公司?過去在台灣電子業持續開枝散業蔓生出的龐大產業聚落,難道不是透過持續的投資、併購、出走、創業所生成的嗎?那麼,過去台灣產業可以長的出新的東西,現在為何不能?

 

所以,怕什麼呢?

 

 

會怕的,其實都是現在手上拿著資源、小日子過得還行的人,這些人,或許都有點年紀、有點家產,談起創業頭頭是道,卻不敢拿出來跟這些小年輕們一起搏一把。

 

有人問過這些小年輕們:你們怕嗎?

 

投審會關閉大陸企業投資閘門的動作,已然是確定的,美律都不准了,遑論其他。這是一個宣示性的動作,就是不准。

 

這樣的宣示,可以像是建起一道大壩,要把水資源都留在這裏面,然後想著可以做很多事,像是水力發電、水利工程等等。

 

又或者,這樣的宣示,也可以像是地震過後形成的堰塞湖,哪天下了大雨,哪天再來個地震,這湖就崩潰了,土石流就來了。

 

反對開放的人,贊成開放的人,都有他們的理由,但當這件事,變成了政治問題,所有的事就擰了,因為,Stakeholer的概念,會因為是政治問題,還是產業問題而有極大差別。

 

當產業的人贊成開放,可以說他是商人無祖國,可以說他是吳三桂。但,讓我們看看反對的人,他是基於身為哪一個群體的Stakeholer反對,是基於公司?產業?還是其他?他的利益相關性有多高?

 

不是非准不可,也不是非去不可。但怕什麼?不怕什麼?卻是絕對應該要搞清楚的事。

 

台灣電子業下一代的路,不應該被困在陸資開放與否這件事上。

 

這是我的結論。

 

延伸閱讀:法國反勞動法改革持續延燒,能源業大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