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職的建教合作
建教合作這件事情行之有年,大多去就讀建教合作班的學生看上的不外乎是:有收入、上課時間少、快速與產業接軌,但是實際很多學生進入到建教合作班之後,卻發現所謂的建教合作與想像中的其實有一段差距。
大部分進去建教合作班的學生,看在家長的眼中或許多了一些不捨,除了從早到晚的上班之外,假日還要上課,每天回家可能發現自己的小孩多了一些的傷口,而學生可能在公司出了一些錯誤導致被扣薪,月底結算薪資時發現東扣西扣,拿到的薪水與當初說的薪資是有一段差距,還有職場上的霸凌等等問題,因為也是在學生身分的情形下,進入到一間企業的工作大多還是從最基本的開始做起,倒水、印東西、掃地、端盤子等等。這是與產業接軌的初衷嗎?
大學學生校外實習
這股風潮當然也在各大學蔓延,從暑假實習到全學年實習都有,為了想多了解一些產業的東西,大家看到有實習機會就往前衝,薪水的有無好像也不是太重要的考量點,有些企業也順應這股潮流與學校配合,成為學校的實習單位。
但是學生到實習單位做的事情,可能依舊還是跟高中生一樣,去打雜,或許有人會說打雜也有學習的地方,但是如果整個實習階段都在打雜,或許就不是大家去實習的初衷了。
有些企業會祭出優渥的實習方案,除了企業實習外,還提供你薪水,聽起來是很誘惑人,畢竟學校的配合實習單位大多都不強制給薪,但是去到現場後才發現,跟想像中的不太一樣,做的工作依舊是很基本的,而且還會被迫簽下賣身契,畢業後要有幾年必須留在公司服務,不然就必須將實習階段的薪水吐出來。
更別說有時候還會有與實習單位還有學校之間的薪資糾紛了....
新創公司與大型企業成為學生首選
畢竟從高中職到大學與產業接軌的狀況,讓很多學生對於實習這件事情都覺得厭煩,原因還是在於學不到東西(就算要賣肝也要有價值),因此紛紛轉向新創公司的媒合會或是大企業的實習,尋求一個完整的實習過程,而非單純只是去打雜而已,再加上或許能為畢業後的自己謀求一份工作,以至於每年的自己尋找實習的情況越來越興盛,而不再完全透過學校了。
你的教授....對產業熟悉嗎?
台灣有許多應用型的科系,擺明了畢業後就是能夠與產業更快速的接軌,但是你有想過在台上講得口沫橫飛地這些教授們有在這些產業工作過嗎?還是只是跟企業有許多合作,然後所有的資訊來源都來自於業者?每年國家其實花了很多經費在產學合作計畫,但是學術單位所研發出來的東西真的具有市場價值與經濟規模嗎?
或許這些問題大家都心裡有數,但是學校與產業接軌就是像潘朵拉的盒子,誰也不去戳破這些謊言,畢竟從高中到大學,這麼多新鮮又廉價的肝,有誰會不想要呢?
Flickr@chia ying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