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塑膠!別讓自己成為海洋生物的殺手
何渝婷
2016-08-18 20:00

(示意圖)

 

台灣人愛用塑膠袋,不管買飲料、買便當都可以發現人手一個塑膠袋,據統計台灣人的年使用量高達180億個,不僅對環境造成影響,長久下來對人體也會造成傷害。

 

 

(示意圖)

 

人類貪圖一時的方便所使用的塑膠製品,包括塑膠袋、免洗餐具、吸管、飲料杯等,這些東西最後的流向可能不是掩埋場或是回收場,而是大海,而最終的受害者就是大海中的生物,不僅造成他們的不便,甚至可能因此喪命。

 

前陣子在網路上很有名的一支影片就是有一隻海龜誤食吸管,研究人員花了很久的時間才拔出來,影片中海龜痛得緊閉雙眼不斷掙扎,讓許多人看了又憤慨又心疼,對現代人來說塑膠吸管被大家廣泛使用,用完就隨即丟棄,但這些被丟棄的吸管最後的流向往往都是進到海洋生物的肚子裡,誤食了這些塑膠製品,導致死亡。

 

 

所以不少人開始研究替代產品,減少塑膠垃圾的產生,像是台科大工商業設計所學生鄭王棟,設計出摺疊紙吸管取代傳統塑膠吸管,方便又環保的設計讓他得到美國IDEA設計獎銅獎的肯定;另外,也有人創立臉書粉絲團「為了海龜 玻璃吸管」,推廣玻璃吸管,拒絕用拋棄式的塑膠吸管,希望用行動來倡導愛護自然環境。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導,現在已經有許多國家開始禁用塑膠袋,包括印度、美國、澳洲、衣索比亞、法國、摩洛哥,他們頒布禁令,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袋、保麗龍等問題塑膠產品,雖然社會不免有抵制的聲浪,但長久堅持下來,對自然環境是有益無害的。

 

2002年時台灣環保署推動「限塑政策」,在各大量販店與超市採用使用者付費購買塑膠袋,但長期下來發現民眾對於塑膠袋的仰賴度還是極高,不久前環保署公佈2016年底要求飲料店、洗衣店、藥局、醫療器材行、3C商品及書局文具店等六大類商家不可再無償提供塑膠袋,並且要逐步把塑膠袋價格提高為每個5元,但是不全面禁用而是提高價格,讓人懷疑這並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不僅回收成效不彰,再生處理能力也不高,不管如何提高價格,對於塑膠袋的仰賴度也不會因此降低。

 

綠色和平組織認為要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就是從源頭杜絕使用塑膠袋,就算沒有政府禁令,願意愛護大自然的人民也該盡一份心力,從減少使用塑膠袋開始做起。

 

(圖取自為了海龜 玻璃吸管臉書)

 

延伸閱讀:新手機不再是首選,續航力及環保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