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直在改變放寬武器出口限制政策,因為俄、烏戰爭的影響動作頻頻,未來如果也和南韓政府一樣,日本大量出口軍火,將改變世界上各地的軍力。在韓國成為世界第二大軍火供應商之後,軍工能力更強的日本軍工業早己蠢蠢愈動,而在今年九月即將下水的國造潛艦也有日本製造的影子。
由日本執政聯盟自民黨和公明黨成立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修改工作聯合小組,舉行多次非公開會議,明確要大幅修訂相關原則條款及運用方針,甚至將解除對殺傷性武器的出口限制。
二戰後,日本「武器出口三原則」,明確「不向共產主義陣營出售武器;不向聯合國實施武器禁運的國家出售武器;不向正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國際爭端的當事國出售武器」,這成為日本「專守防衛」政策的重要基石。但在俄、烏戰爭一年以來,三原則早就消失迨盡。
2014年,安倍政府出台「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以代替「武器出口三原則」,大幅放寬武器和軍事技術輸出限制,但向國際紛爭當事國轉移防衛裝備仍被禁止。
「殺傷性軍事裝備僅限出口至參與聯合研發與生產的國家,非殺傷性軍事裝備僅限出口救援、運輸、警戒等5種類型」。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岸田文雄政府緊急修改「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的運用方針,放寬出口條件,允許向烏克蘭輸送防彈背心和其他物資。今年4月增補出口「排雷」「訓練」等裝備類型,允許出口搭載殺傷性武器的防衛裝備,放寬嚴禁將日本與他國聯合研發的裝備轉讓給第三方等禁令。
日本並向越南、菲律賓出售巡邏艇,向菲律賓租借自衛隊TC-90教練機和出售防空雷達系統,向印度出口「獨角獸」通信天線等,不斷擴大武器裝備出口規模。
今年5月召開的七國峰會上,日本向烏克蘭再提供包括100輛軍車在內的武器裝備。日本還放寬武器出口管制納入其經濟和財政改革方針之中,由國家主導的武器裝備出口新方針,加強對國防衛產業財政支援力度以促進出口。
受出口禁令和自衛隊訂貨數量限制,日本軍工產業產能嚴重過剩,且成本高昂、效率低下。2003年後,已有超過100家公司退出軍工領域,日本90式坦克、F-2戰鬥機採購單價比美國同類裝備價格貴2至3倍,政府每年還要對軍工產業進行補貼。
進一步解禁武器出口限制,將釋放日本軍工生產潛力,大幅降低武器研發和採購成本,重建完整軍事工業體系。修改「三原則」將為日本武器進入國際市場提供法理支撐。
日本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提高防衛預算、增加海外派兵、開展「二手裝備」防務外交等形式推進軍事鬆綁。
日本致力於與歐洲國家的技術合作,提升武器裝備技術水平,日本將與英國、義大利聯合開發下一代戰鬥機。研制出的武器裝備可出口至歐洲國家,日本武器裝備標準將向歐洲國家集結,增強雙方裝備間互操作性,擺脫對美國軍事安全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