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媽媽在台灣:彼此尊重、彼此包容
翁健偉
2016-04-29 14:02

母親節的到來,我們都歌頌母愛的偉大,但是在台灣社會,還有很多新移民媽媽,她們因為不常替自己發聲,很容易成為被忽略的一群。長期協助新移民媽媽適應台灣社會的賽珍珠基金會,對於她們所處的狀況有深入的瞭解,透過專訪基金會執行長張美茹,讓我們可以更瞭解她們的心聲。

拋棄刻板印象,照顧經濟弱勢

如果腦海中還有「新移民媽媽都是嫁來台灣的外籍新娘」想法,張執行長提醒我們,這種觀念已經落伍了!「因為以前有婚姻仲介,所以會產生這種刻板印象,但現在婚姻仲介是非法的,所以移民趨近正常化,例如像是台商外派、在當地自然認識、結婚生子的伴侶,因為跨國婚姻而有的新移民媽媽。」而很多人對於「新移民媽媽都是出身貧寒」的想法,也不盡正確,「新移民當中,也有本身條件與能力都很不錯的,當然也有人的家庭背景比較辛苦,但她們來到台灣,都很拼命工作,想要給小孩最好的。」

以賽珍珠基金會來說,服務的對象都是比較屬於經濟弱勢上的新移民媽媽,特別是單親家庭,「就一般單親媽媽來說,她們的娘家還是在台灣,多少可以給予協助,無論是幫忙照顧小孩、還是經濟上的協助。但新移民媽媽假如是單親家庭、又是經濟上的弱勢,生活就會很辛苦,特別是孩子還小的時候。為了要有收入,一邊工作一邊兼顧帶小孩,是很不容易的事。」針對這樣的單親媽媽,賽珍珠基金會提供的是認養扶助,透過認養人的支持,以經濟上的支援,讓小孩的求學成長比較順利,不會讓新移民媽媽獨自面對小孩的求學教養問題。

透過文化交流,欣賞媽媽出身的文化特色

一般而言,新移民媽媽與小孩之間的相處,是否該用母語,這都因人而異,「在大部分的家庭,『說』跟『聽』都有機會,但是『讀』跟『寫』的話就比較少。」她認為如果沒有透過教育部的相關方案,融入到學校教育的一環來實施的話,要提昇新移民子女的雙語能力,是很辛苦的事。以賽珍珠基金會來說,曾舉辦過「說媽媽的話、做媽媽的菜」相關活動,讓媽媽與子女有更多文化交流的元素,引導小孩欣賞媽媽出身的文化特色。「也許外人會看他們,都說『新移民二代』、『新移民之子』,可是他們覺得自己跟大家都一樣,為什麼要這樣稱呼我們?」

而無論新移民媽媽剛到台灣,要適應融入台灣社會;或者有了小孩之後,是否該讓小孩學習母語的問題,張執行長說這都牽涉到所謂的「族群融合」。「雖然我們說台灣有城鄉差距,但鄉下居民對於新移民的接納與包容,遠遠超過城市,畢竟鄉下有人情味,也會互相關照。」而現在許多新移民朋友也很會使用網路,無論是透過智慧型手機、還是電腦,在網路上掌握資訊的速度很快,也都會主動向基金會諮詢相關資訊,「我們要提倡的是『彼此尊重』、『彼此包容』,這才是核心觀念與價值。」

延伸閱讀:新移民媽媽:需要開導的是台灣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