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永彬:攝影是生命能量的堆疊
余宗翰
2016-11-01 12:44

在文資保存意識低落的台灣,攝影家簡永彬是蒐集、保存老照片的先驅,同時,也致力於舉辦攝影展,用國內外攝影家的創作豐富國人的視野。1988年,他成立「夏門藝廊」,展出各個名家的攝影作品,是當時台灣少有的攝影交流中心。後來創設「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延續夏門藝廊的精神並進行本土攝影家作品的蒐研。

 

簡永彬十月中旬在台北市定古蹟撫台街洋樓舉辦攝影個展「我的淡水歲月青春 1978~1982」,利用鈀金轉印法、鐵銀印相法等墨料轉印顯像古典工藝重新演繹年輕時的攝影作品,是十分少見的影像呈現手法。

 

 

主題之所以選擇淡水,是因為簡永彬的攝影之路就是從淡水啓程的。

 

回想淡水,簡永彬覺得淡水的風土氣候改變了,也感嘆台灣人在追求經濟時,忽視了美學教育導致社會大眾的涵養不夠豐厚。老師認為文化是人類生活的能量,文化能量越強社會才會向上提升。輔以某歷史學家Marshall Hodgson的觀察為旁證當個人良知的陶養在藝術中脫穎而出,就能預期以公理正義為傲的情況日益普遍。

 

簡永彬以自身經驗總結,認為攝影是表現形式與創作意涵之間的對話,而創作意涵不管對於創作者也好,觀賞者也好,都須要累積自己的生命能量才能啓發或被啓發。攝影的技巧可以教,但要成為好的攝影家必須時常與整個世界對話。以下為KNOWING專訪簡永彬的精華摘要:

  

想請問老師一個最根本的問題,為什麼會走上攝影這條路?

 

我讀完淡江大學東方語文系(即日文系)後,我媽那時在日本大阪做進出口貿易,希望我可以接手,但我沒有興趣,而我爸媽也尊重我的選擇。

 

我大一開始學攝影,大三加入攝影社,所以想去日本讀攝影相關的學校,我當完兵後就去日本瞭解日本教育的狀況,當時在攝影相關學系方面,在東京的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的攝影科系排名第一,所以我就去考日本大學,也很幸運地考上了。在日本那段期間因為看了很多作品,培養出我的鑒賞能力。

 

 

老師曾經在日本大學讀過藝術研究所,想請問老師台灣攝影與日本攝影之間的差異與交流。

 

在我的時代台灣沒有所謂的攝影專門科系,可能頂多國立藝專在藝術科系下有攝影組。而日本早在1910年代就有正式的攝影科系,日本教育部最早在東京美術學校(現東京藝術大學)成立一個寫真臨時科,後來變成「東京高等工藝寫真學科」(現千葉大學寫真工業系)。在1920~30年代,日本的攝影教育系統就完整地建構出來了,包括攝影工業、攝影化學等相關產業都很健全。

 

因為台灣的攝影教育落後太多,基本上台灣的攝影教育是日本透過殖民體系移植過來的,所以大方向上會影響台灣,但一個地方或一個民族,乃至於個人,所謂風格的養成是很籠統的事情,一定會走出自己的風格或不同的情感表達。

 

 

這次老師以「我的淡水歲月青春」為題辦展,請問淡水對老師來說是個怎麼樣的地方?

 

對我來說,淡水是孕育我創作能力的重要的起點。我們那個時候淡水時常下雨,氣候很潮濕,跟我的家鄉基隆很像,所以淡水讓我想起基隆。而且淡水人很溫厚,特別是我在淡水到處亂跑亂拍的時候,基本上沒有受到淡水人的懷疑或阻撓,他們都很好客善良。

 

當時要去日本深造前想有自己的展覽經歷,所以在空軍服兵役時跟上級請十天假透過美國新聞處開了自己人生第一個個展,就是以淡水為主題。

 

  

這次在撫台街洋樓策展的攝影作品都是用古早的轉印技術來顯像,可以請老師簡述這種顯像技術嗎?

 

這種古早的轉印技術就是所謂的古典攝影工藝,又叫另類顯影。早期的攝影作品不是透過暗房的操作方式來顯影,而是利用太陽光來直接顯像;古典工藝後來又衍變出各種技法與載體。比如1839是世界攝影發明年,那年出現了銀版攝影術,而銀版攝影術後來又慢慢衍變成濕版照相,濕版照相是透過火棉膠跟硝酸銀的結合,在濕的狀態下拍攝,類似現代相機的拍照系統。

 

古典攝影是另一種系統,是直接將影像轉印到其他材質上,所以早期底片多大,照片就有多大。如果要用古典攝影技法去轉印現代相機的底片,必須先用電腦將底片影像放大,不然呈現出來的作品就會跟底片一樣小。

 

 

現在連手機攝影都能辦比賽,跟以前高門檻的沖洗成像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請問老師對越來越方便的攝影工具有沒有什麼想法?

 

科技是為了人類服務,但如果科技想得比你多,那人就會被科技帶著走,呈現的作品會比較扁平,但是藝術創造須要思考,須要創新。不管用什麼工具拍照,最重要的是思考自己想表達什麼,如果手機能滿足自己的創作需求,那也很好。

 

手機等新科技可以呈現當代的藝術,但重點是手機拍出來的作品有沒有讓人感動。要問自己,我的攝影作品對自己有什麼意義,對別人有什麼意義。攝影可以啓發別人,不是有目的的啓發,而是讓人醞釀自己的想法,這就是藝術的終點。

 

 

請問老師,現在玩攝影的人越來越多,老師對攝影玩家們有沒有什麼經驗想跟大家分享?

 

攝影是光的藝術,光賦與形象,所以攝影就是尋找光源。用光源透過構圖去形塑自己想表達的內容,這是前端;而拍出的東西再透過不同的處理,比如對比、色調的調整等等來呈現相片的質地,這是後端。我認為一個攝影家前後端都要思考,不是拍完照片就好了,然後後端交給別人處理。

 

攝影的內容與形式是不斷地交疊、互動影響的。對於攝影,我覺得一個人孤獨地面對大自然的時候,要去跟大自然對話,那個對話就是自己要去沉澱、要去看。

 

  

請問老師攝影教育是不是要配合文史教育,去增加攝影創作者的內涵與思想?

 

這樣的要求是對於想要創作的人,當然,如果想把攝影當作一種趣味或開闊人生的方法,那就無所謂了,因為怎麼弄都很快樂。當自己想要走創作這條路,那你所說的那些要求就是必要的,我會說這些要求是一種生命能量的堆疊,攝影的技巧可以教,但生命的能量沒人可以教。

 

 

因為老師在做蒐集文史影像資料的工作,想請問老師在台灣文史影像的保存上有什麼感言嗎?

 

因為台灣氣候潮濕的問題,對於底片保存是很大的危害。要做好保存需要多道的防護,要放入無酸套再放無酸保存盒,再放到乾燥陰暗的環境中,當然,最好是放在博物館中恆溫恆濕旳狀態。不同的底片需要不同的環境,這些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我找到的很多老底片都已經腐蝕,腐蝕就救不回來了,所以我建議大家要及時掃瞄老底片。

 

攝影作品的保存需要嚴密的世代銜接,對於底片,我們希望一件都不能少,因為那些底片檔案可以傳輸家國、鄉土記憶,也能提供後人研究,所以你說底片檔案重不重要?當然底片檔案有好有壞,但好壞不是由我們判斷的,而是相關的研究人員,我們絕對不會做delete的動作。

 

 

很多人說台灣人的美學意識低落,請問老師認同這種說法嗎?

 

有一點點這樣的味道,台灣不僅美學教育低落,也遇到教育的瓶頸。美學教育可以轉化人的氣質,很重要,但是當經濟不滿足時美學教育就會被捨棄,而當你一味追求經濟而放棄美學,人生是不夠豐厚的。人生不夠豐厚就無法用寬廣的視角去看待人生各階段的挑戰。

 

文化是人類一切生活與活動的能量波。當人在社會上感受不到這些能量波,會出現很多負面的對立,社會的能量是低落的,就很像現在的台灣社會,這是很危險的。

 

 

對老師來說,攝影這條藝術之路上,最令您感到開心、滿足的是什麼?

 

不斷地去實驗、突破,終於豁然開朗找到一個精準的形式去表現自己的意涵,那是最快樂的。

 

 (首圖由簡永彬老師提供  其他圖片為簡老師的作品)

  

 

 延伸閱讀:今天不說話!他怎麼做出這種廣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