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開始舉辦的「台北-上海兩市論壇」,地點由兩市輪流舉辦,目的為促進台北、上海之間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但是,歷年的兩市論壇到底做了甚麼?備忘錄一直簽,影響了哪些領域?一起來看看吧!
◎2010年,當時的台北市長郝龍斌邀請上海市長韓正訪台,正式確立兩市論壇的存在目的與方向。當年,確立新台幣與人民幣的雙向兌換業務、台北松山與上海虹橋通航、以及上海世博、台北花博的觀光支援推廣等事宜。
◎2011年,當時的台北市長郝龍斌與上海市長韓正簽署了「旅遊交流」、「醫療衛生交流」和「教育交流」三大領域的合作備忘錄。備忘錄內容包含:兩市旅遊觀光的促進與交流、醫療衛生交流項目的相互合作、提供專業互訪平台、兩市重大教育措施與活動的合作交流、推動學生、教師互訪與交換。
◎2012年,上海市副市長姜平參加於台北舉辦的兩市論壇,不只針對文創與各種大型體育賽事的兩市合作發表了專題演講,也分別就「體育」、「老人照護」、「區政交流」三個領域,簽定四個合作備忘錄。
◎2013年,市長郝龍斌與隨行的國內政商界各集團大老(包含旺旺、鴻海、麗寶、佳格食品等)前往上海,進行兩市論壇與市政參訪。主要議題為媒體發展、銀髮族、教育與體育,並簽署「區政」、「圖書館」、「市民服務熱線」等領域、共四個合作備忘錄。
◎2014年,在台北市副市長丁庭宇主持下,與上海市副市長屠光紹簽定四項備忘錄,內容包括社區合作、教育、文化、藝術四個方面。
◎2015年8月,台北市長柯文哲與上海市長楊雄,簽署四項合作備忘錄,內容包含「電子票證技術經驗交流」、「公務人力發展」、「台北市中山區與上海市閔行區」及「台北市中正區與上海靜安區合作交流」四項合作備忘錄。其中「電子票證技術經驗交流」的部分,提到兩市的交通、小額消費一卡通遠景。
合作備忘錄小知識:
經洽談確認雙方的合作意願後,即可先簽署「合作備忘錄」。其意義為確保雙方合作的可行性與合作意願、保護雙方在洽談中提及的營業機密。一般合作備忘錄的內容相當簡約,其法律效力則視備忘錄的具體內容而定。
資料來源:
中央社,人間福報,中廣,自立晚報,你好台灣,中國台灣網,數位典藏授權平台
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