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新聞來襲,網路成了散播驚恐的溫床?
翁健偉
2016-03-30 17:58

在發生內湖四歲女童的命案後,眾人對此一事件的憤怒與恐懼,在第一時間散播開來。隨著網路的發達,社群媒體的深入,這些憤怒與恐懼也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一方面凝聚了大家的憤怒,但也一方面把負面的情緒不斷擴大,反而讓這樁命案的恐懼無限放大。


大家在第一時間上網抒發自己憤怒的心情,各式各樣的訊息在第一時間毫不掩飾皆釋放出來,但隨即而來更多的是更多的謠言推論(母親在案發現場沒有看好女童才會遭到攻擊),以及根本不該被分享的資訊,像是受害者在命案現場的照片。大家的恐懼與憤怒可以被理解,可是當社群媒體瞬間淪為這些資訊的看板時,讓閱聽大眾不知不覺之間,在短時間吸納的這些資訊,帶來的是驚弓之鳥般的負面情緒。占星專家唐立淇便在3月29日的臉書直播當中,寫下這樣的開場白:「你是否跟我一樣,開始對臉書有所厭倦,且有點不知道該分享什麼了嗎?」


以往遇上重大新聞時,社群媒體是傳播資訊的幫手,完全發揚了網際網路快速傳播的特色。無論是「洪仲丘事件」的凱道紀念活動,乃至於「太陽花學運」,社群媒體不僅扮演了資訊傳播的功能,也整了原本不同層面的群眾,轉化為實體中的正面力量。但是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社群媒體的發達與深入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從以往的貼文、貼圖,進化到拍下影像、甚至直播,資訊的散播力量日益強大,往往一樁小事可以被無限放大(想想現在社群媒體最流行的爆X公社);可是閱聽大眾分辨這些資訊的能力,是否也跟著進步了呢?如同曾在2011年成立臉書粉絲專業、一手推動「阿拉伯之春」的戈寧(Wael Ghonim),在2015年底的演講所提到的,「社群媒體卻塑造一個容易讓我們產生這些行為的環境,並放大它的影響。無論是引起鬥爭、或是忽略你討厭的人,都是人類天生的衝動。然而,在科技的幫助下,你只需要按一下滑鼠,就可以完成。」


戈寧的演講指出,「由於社交媒體快速、簡短的特性,我們很快就跳到了結論。在此情況下,很難表達出複雜、犀利的觀點。」女童命案很快就在網路上掀起了「廢死」的論戰;但問題是,台灣社會目前並沒有廢除死刑,甚至去年(2015年)6月5日,法務部長下令處決了6位死囚。大眾群情激憤,認為「判處死刑」,才是對於此一命案的最佳處置;但是去年(2015年)12月9日世新大學知識經濟發展研究院發表的民調指出,民眾對「司法獨立審判」與「無違反公正審判」的滿意度極低,既然大家都不認為台灣的司法可以公正審判,卻又要法官儘速判處死刑,這豈不是自相矛盾,把最兇猛的兵器交給最不信任的人一樣?!


加上臉書去年起改變了演算法,無論使用者加入多少粉絲團,如果沒有針對粉絲專業發佈的貼文給予反應(如「點讚」或發表留言),臉書就會自動屏蔽這些粉絲專業的發文。如此一來,原本肩負起不同意見交流的社群媒體,反而變成「一言堂」,每個人看到的都是最貼近自己意見的想法,久而久之會形成「思想上的偏食」。如同戈寧所說,「我們創造了自己的同溫層。我們往往只和觀點相同的人溝通,在社群媒體的協助下,我們取消關注或屏蔽意見不同的人們。」


在社會發生這樣駭人聽聞的案件之餘,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上的回應與抒發,但這些是否能讓我們的社會療傷止痛呢?社會上的名人、網路上的意見領袖,在第一時間紛紛發言,要求大家轉發轉貼的口號、標語,到底是伸張正義,還是為了更高的點閱率、觸擊率?我們需要的不光只有第一時間的分享,而是需要討論與思考,才能找到解決之道。否則就像某位網友說的,「退出爆X公社,瞬間覺得這個社會光明了10倍!」

延伸閱讀:廢死照妖鏡!凸顯自掃門前雪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