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1)日下午反課綱的學生代表與臺北市副市長鄧家基、副祕書長林萬發、教育局長湯志民會面,除了想要還原723衝進教育部長辦公室,當天學生與警察之間的衝突真相,也同時希望請當時為課審會分組主席的教育局長湯志民,公佈2014年課審會分組委員會議的名單,及個別委員的發言紀錄,雖然得到湯志民的同意,但最後是否公布還是需要經由教育部決定。而原本沒有預計會現身的市長柯文哲也在會議尾聲出現,讓學生情緒一陣沸騰,同時提出對台北市中正一分局局長張奇文執法過當的質疑,希望柯文哲可以撤換分局長。
首先,想先根據反課綱學生衝進教育部長辦公室,並認為警察局長執法過當的爭議提出反思。第一,當學生們決定闖進教育部部長辦公室的行動開始之前,他們就應該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會遭遇警察的強力執法行為,如同去年太陽花學運時衝進行政院的行動一樣,學生們透過這樣的行動表達他們的意見,本身就是一件不合法的事情,警察依法執行公權力並沒有錯,難道好聲相勸,學生們就會願意撤出教育部部長辦公室嗎?也許警察針對身無寸鐵的學生有些太過粗暴,但在當時混亂的情況中,學生情緒又如此亢奮,警察在執行勤務時難免出現各種可能的情形,才會導致執法過當的爭議,警察是有檢討執法過程的必要,但難道衝進部長辦公室的學生們,本身就完全沒有責任?當學生們在要求政府依法行政時,卻在指責依法執行勤務的警察,是不是另一種自相矛盾!
第二,學生要求市長撤換下令的警察局長,但經過市長詢問之後下手的並非局長本人,不能反對局長需要負連帶責任,但他下的命令並沒有錯,當學生們已經出現違法的事實時,身為警察局長有其應負的責任,難道之後當政府的政策或命令與民眾的期望不符合,又有民眾利用衝進其他行政機關的方式表達不滿時,請問警察該如何執法?難道放任抗議民眾癱瘓行政機關才是正確的警察責任嗎?
另外要求湯志民公開會議紀錄的部份,雖然他有口頭的正面回應,但此例一開,恐怕造成日後委員們在開會時的莫大壓力。每位與會委員都有他們認為重要,學生應該要學習的重點,難道與主流意識不相同,或是碰觸到政治意識時,發表意見就可能會遭到社會的抨擊時,有哪位委員會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民主的真意,不就是透過不斷的反覆討論達到一個大家都可接受的平衡,當大家都不討論時,民主就只能被我們當成一個掛在嘴上的詞彙,這樣的我們,跟每逢選舉時操弄政治意識的政黨,又有什麼區別?而局長的回應,難免顯得有討好安撫學生的嫌疑。
這場抗爭總體而言將要到各地繼續多點開花,可以肯定學生表達意見的勇氣,但不是運用沸騰的民意,提出各種近乎無理的予取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