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覺的歧視,你有聽過微侵略嗎?
鄭寧
2016-03-17 13:48

「歧視」這件事一直沒有完全被顛覆,雖然時代在進步,也出現更多平等的聲浪,但歧視其實深根在每個人的心中,近幾年來,國外興起了一個詞microaggressions,被稱為微侵略或是微冒犯。

 

對生活在國外的亞裔而言,儘管絕大部分的人在相處上不帶有歧視的意味,但卻很常會出現這種所謂的微侵略,也讓亞裔心理上備受壓力。

 

去年亞美聯盟就曾舉辦過相關的講座,邀請到許多專家到場進行探討,Kevin Nadal就指出,微冒犯是一種更細微的霸凌,不只是種族歧視,也可能是性別歧視等少數族群的環境中發生。

 

 (圖片來源網站

 

舉例來說,「你從哪裡來?」這麼簡單的問題,若你從小出生在加州,你不假思索回答加州,對方仍無法理解又再問「我是指你真正的家」,為什麼?因為你擁有的是亞洲面孔,所以對方想要知道的是你最原始的故鄉是在亞洲的哪個地方。簡單來說就是儘管你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他們也很難認同這件事。

 

 

通常這種微侵略不會帶有髒字,也沒有明顯的嘲笑意圖,但仍在無意識下排擠甚至貶低了對方,微侵略的本質不是給人重擊,而是使受侵略的人壓力日益倍增;特別的是,當被歧視習慣的人們,也有可能無意識的再度歧視他人,或是為了融入社群而自嘲,微侵略也可能是「自己人」所造成的。

 

雖然多數人認為那些覺得被冒犯的人們是心理太過於敏感,但國外研究仍發現,儘管微侵略很微小,仍會傷害當事人心理健康,時間一久也容易造成刻板印象,不只降低當事人自我的認同感,也可能在環境上造成族群的對立;要完全使微侵略消失,不只是當事人要試著調適,微侵略者也應該學習放下心中的偏見。

 

(圖片來源Threesixty

諷種族歧視卻揶揄亞裔,被批缺乏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