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為上策?無所不在的食品標示爭議
余宗翰
2016-12-20 19:30

最近傳出衛福部與米粉業者達成共識,可將玉米粉摻入比例在一半以上的炊粉稱為米粉,放寬限制。這項共識遭到民進黨立委林淑芬痛批,認為如此私下通融,那以後奶油、果汁都可以不照規矩隨意以其他原料魚目混珠了。

 

然而新竹米粉的情況較特殊。摻入大量玉米粉的米粉口感較Q,也耐久放,所以業者自然會反應民眾口味做調整,以至現在已經很少有純米製的米粉了,包括新竹米粉這個名牌。因為改稱為炊粉,原來的米粉商標權竟然被中國業者註冊,搶台灣業者的通路。而部份不知炊粉爭議的台灣民眾也因而捨棄改稱為炊粉的台灣固有品牌。

 

添加物成了一項罪惡

 

基於對台灣食品長久以來的不信任,台灣人對添加物有種近乎偏執的厭惡,但現實中往往添加物是眾多商品之所以能夠商品化的重點,並非都是不好的。舉一個弔詭的例子,有些冰淇淋品牌在封面上大字宣傳他們的產品全部採用天然原料,不加任何其他添加物,但細看其原料說明,就會發現一些未被宣稱添加的東西,比如果膠、大豆卵磷脂等等。這是欺騙消費者嗎?

 

 

又比如說,很多廉價的漢堡肉裡面會摻很多澱粉,吃起來很沒誠意,覺得是店家在偷工減料。但即便是真材實料的漢堡排,其實也要加一定比例的澱粉以增加黏性,比如麵包屑,不然漢堡肉排很難塑型。然而因為消費者對「偷工減料」這件十分反感,所以各店家也不會輕易說出漢堡排製作的撇步。

 

同樣基於製作方便的考量,冰淇淋之所以要加大豆卵磷脂,是因為它可以維持乳脂裡的細泡,比純牛奶做的冰淇淋容易固型,不容易化掉。其實所謂「素食的乳製品」,如素食奶油、素食冰淇淋等等就是用大豆卵蹸脂、豆漿與植物油加工做出的。加大豆卵磷脂不是什麼罪惡,反而是食品加工技術的進步,應該讚揚,但面對現在民眾對添加物的厭惡,對民眾誠實會不會引來過度且不必要的反感?

 

 

無所不見的起雲劑

 

再舉一例,前幾年搞得全台心慌慌的起雲劑,其實一直都存在於各種常見的食品裡。比如那看起來霧霧的運動飲料,若非加入起雲劑,運動飲料只是一瓶瓶有怪味道的無色糖水,誰想買?那在這個聽到起雲劑就有不好印象的現在,如果要讓業者銷售下滑可能只要大肆散播真相就好了,比如發散LINE的「健康知識文」,肯定還有人搞不懂起雲劑與塑化劑的差別,被嚇到不敢買運動飲料。(起雲劑並沒有問題,是「使用塑化劑」的起雲劑才會有害健康)

 

總而言之,雖然誠實告知消費者是商人應有的良心,但某些無傷大雅、大家心照不宣的業界小貓膩,是否應該屈服於食品標示政策下,在宣傳標示上完全誠實,如同米粉更名事件那樣?對於一些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的個案上是不是應該保有一些彈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