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是在給銀行加稅 ?
老虎財經許俊
2016-05-08 14:49

就在幾年前,負利率這個概念似乎還不為人所知。而如今,很多退休人員都已經在考慮負利率會對自己未來的經濟狀況造成怎樣的影響了。事實上,主要發達國家政策利率多處於極低水準,目前已有多國實施負利率。除歐元區外,日本、瑞士、瑞典和丹麥央行均已開始實施負利率。

 

在全球經濟萎靡不振之際,以往的量化寬鬆舉措不再有效,因此被逼無奈放出大招:實施負利率,期待銀行能夠繼續寬鬆,增加對於企業以及家庭的信貸。

 

披著羊皮的稅收:無法刺激經濟

 

令人遺憾的是,負利率並沒有起到令人滿意的成效。借凱恩斯的話說:貨幣政策在經濟向上時候可以收緊,但是在經濟下行時候的放鬆往往效果有限。低利率就如同推繩子一樣無能為力。事實上,目前負利率直接損害的是銀行利潤,在歐洲央行公佈消息之前,不少銀行家已經表示不滿,負利率直接影響銀行利潤,而且他們中的一部分憤憤表示,這可能導致將成本轉嫁給客戶。

 

迄今對此作出做精妙解釋的,非聖路易斯聯儲執行副主席和研究主管Christopher J. Waller莫屬了,他稱負利率只是披著羊皮的稅收,幾乎不能被視為刺激政策。

 

Waller表示,負利率是對銀行的徵稅,有可能會傳導到企業和個人。

 

實施負利率的央行希望能夠引導銀行通過收取較低的貸款利率,來借出儲備金,即use it or lose it。因為更多的借貸將會刺激商品和服務的支出,從而提高產出,並對通脹產生上行壓力。

 

不過,Waller表示,負利率就是對銀行的徵稅,而這一稅收總是要有人來承擔:

 

(1)銀行可以選擇不把負利率傳導給客戶,那麼銀行稅後利潤就會降低。這將會抑制銀行股價,削弱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2)銀行可通過支付更低的利息或者收取儲戶手續費的方式,將這項稅收轉嫁給儲戶。但無論哪種方式,儲戶收入會減少,商品和服務的支出也會減少。

 

(3)銀行還可以將稅收傳導給借款人,收取他們更高的貸款利息或更高的貸款費用。但無論哪種方式,通過融資來購買商品和服務都將變得更為昂貴。

 

綜上可見,沒有哪一項對消費者支出很有刺激效果。

 

的確,迄今尚沒有很積極的證據證明負利率的效果。歸根結底,央行一心希望銀行的風險偏好能夠提升,以擴張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援;負利率要求銀行為其存放在央行的資金支付利息,但這一舉措究竟依靠何種效應推動銀行提升其風險偏好,經濟學並沒有給出滿意解釋。

 

負利率成效到底如何?

 

負利率的實施真的見效了嗎?拿負利率實施時間最長的國家丹麥來說,自2012年7月為穩定匯率而推出負利率以來,丹麥實施負利率已經長達近四年,那麼丹麥經濟到底出現了哪些變化? 

 

一般來說,利率升高時,人們的儲蓄會增加;反之,儲蓄就會下降,債務將相應上升。然而,當利率處於負值時,丹麥私人部門的儲蓄反而比2012年前利率為正時還要高。

 

2015年11月,丹麥央行資料顯示,自去年2月5日利率降至歷史最低水準(-0.75%)以來,丹麥家庭銀行存款增加了280億克朗。

 

彭博援引丹麥養老基金Sampension駐哥本哈根固定收益主管Kasper Ullegaard稱:負利率適得其反。這一政策導致人們存更多的錢,以保護其未來的購買力,甚至選擇風險較低的資產,因為未來收益和風險的透明度極低。

 

哥本哈根商學院金融學教授Jesper Rangvid曾表示,儘管存款利率下降,但現實生活中人們承受的實際利率並不是負值;而且大量資金必須存放在安全的地方,享受保護就要花錢,丹麥人並沒有把現金放到家裡。

 

除了丹麥,其他幾個實施負利率的國家出現了哪些變化呢? Waller展示了下面幾張圖:

 

 

 

如第一個圖所示,銀行股價無疑受到了衝擊而走低。第二個圖顯示,德國和瑞士的抵押貸款利率持續下行後,現在又開始回升了。

 

作者:老虎財經許俊
本文由合作媒體-中國經理人分享授權刊出,原文來自於:環球老虎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