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九如:手機改變通路,成為貼身行銷!
楊宏彥
2016-08-08 12:00

 

「手機改變通路,成為貼身行銷!」TiEA秘書長、App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程九如在「WHATs NEXT!移動到未來」移動網路產業高峰會上表示,手機已是隨身通路,行動產業成為「貼身行銷」,也因個人化的服務,成為「貼心行銷」。

 

程九如強調政府應把更多資源放在中小型新創產業上,他舉例說明Apple、Yahoo、臉書創業時都不到5個人,現在卻主宰世界。他認為各國來台灣找人才,表示台灣人才不錯。台灣的技術、服務很好,不劣於任何地方。但台灣的教育和法規讓台灣人無法創新,無法做好事情。別國能一再嘗試,做出消費者喜歡的東西,台灣不行,就輸了。

 

「我肯定台灣政府沒做好!」雖然對認真做事的公務人員不公平,但他認為整體環境不能只靠少數人努力。台灣的法規、環境比昨天更好沒有用,要比國際更好。網路新創產業應互相合作,只要扮演好自身角色,把握有限資源創造價值,就能服務更多人。他說未來的社會階級是女生、機器人、畜生、男人,呼籲女性利用貼心服務的優勢,投入電商新創產業。

 

程九如提到台灣遠距的醫療照護,問台灣能否出口健保,但法規不支持,醫生也不敢遠距醫療,台灣醫療不敢踏出國際。他說2年前的成功經驗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用,今天的經驗也不知道明天還有沒有用,因為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新科技改變世界,這就是行動網路產業。對新創產業來說,沒有放棄就是成功。

 

「WHATs NEXT!移動到未來」上半日精彩時刻

 

對於新政府推出的「新南向政策」,程九如提出以下四點:

 

第一是「法規」,年輕人想走的政策和國家方向不一樣會出問題,年輕人和政府未來48年的方向愈一致愈好。要讓台灣人創新,才會有新的東西出口。

 

第二是「人才」,學校和社會脫節,社會和國際脫節,資本市場沒有開放,外國、台灣都無法投資台灣創業,網路產業在台灣掛的是傳統產業股,在美國掛的卻是高科技股,台灣開放得太慢了!

 

第三是「資本市場」,必須國際化!台灣只做大陸和香港生意,對東協、歐美狀況都不了解,台灣只要開發,也有機會服務幾億網路人口。

 

第四是「政府政策」,包括醫療、園區、智慧機械、綠能、生技,五大科技產業都缺乏數位核心。南向出口後,需要把資源再導回台灣,形成循環,否則只是掏空政策。

 

全世界的人都想找台灣的團隊,台灣有技術,亞馬遜等龍頭電商中都有台灣人,但是沒有好的環境,台灣人只能外出打工。中國只准創新的人才、錢、資源進去,但不讓公司進去,如Google、Yahoo、臉書。

 

全世界都想進軍東南亞,東南亞有6.3億人,百分之60是年輕的網路族。中國到台灣投資新創,並非要帶回大陸,而是要找盟軍征服東南亞。歐美也對東南亞市場有興趣,要了解就先找台灣人。因為東南亞有華僑,許多政要和商社負責人都在台灣畢業,台灣應利用這些優勢。

 

東南亞的學生在美國很難拿到移民簽證,因為如果他們都留在美國,美國進軍東南亞時會找不到人打工。東南亞30%的華人掌握70%的資源,就是沒有網路能力,必須回來找台灣人。中國資金的資金要往東南亞時會經過台灣,台灣要把自己準備好,錯過時機就會被邊緣化。

 

台灣的內需市場很大,133萬家企業需要網路化。不夠網路化的平台、公司就會泡沫化,人才、訂單、資金都找不到你。要在網路上提供價值、服務、品牌,否則就會消失。連政府都會下台,更別說是一般的產業,消長是非常快的。360行都有機會網路化,主要還是法令沒打開,很多想法無法實現。

 

台灣政府應創立數位經濟發展部門,新創產業對國家發展有好處,這部門就是負責協調,不要讓各行各業到處跑,要先建立溝通角色,否則政府會被邊緣化。政府不應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就先限制新創產業,而是要觀察協助,鼓勵跨業服務、異業合作,用負面表列的方式迎接大量創新的年代。外國是直接告訴企業什麼不能做,能做的就去嘗試。台灣則是先管制,別人做成的才能做,就都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