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反課綱學生表示在暫緩課綱訴求被接納前,將繼續堅守教育部的決定後,原本的決策核心其中的朱震等三人隨後也在社群網站上發出聯合聲明,表示將退出決策核心,將以聲援者的身份參與這次的反課綱行動。
在聲明當中,三人特別提及,對於臺灣的教育與政府感到疲累,因為無心再繼續站在最前線,於是決心離開。朱震的臉書在發表聲明之後,網友們隨即也湧入大批留言,多半表示支持與安慰,但同樣也有希望學生趕快撤退,結束佔領教育部行動的聲音。而在三人的聲明公佈之後,網路也傳出對於核心決策成員是否不合的猜測,但已由其他學生代表出面否認。
對於反課綱學生們而言,其實一開始就站在相對不利的角度。一來是因為他們的議題本身有群眾的限制,雖然現在得到的支持不限於高中學生,但與當時太陽花學運時訴求的服貿議題相比,議題本身容易受到排擠,也容易被其他不關心的民眾歸類為只是學生不懂事不夠成熟的表現;二來他們在暑假期間佔領教育部廣場,的確給教育部帶來一些壓力與困擾,但高中與大學不同的是,大學生被社會視為成年人,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些行為中也包括翹課,而高中生因為還需要應付大學聯考,翹課通常是不被允許的行為,因此教育部與政府官員打著拖延戰術,只等新學期開學,這些學生不是得回到學校上課,就是被父母帶回家,到時候這場抗爭活動就算告一個段落,整場活動也會煙消雲散。因此這群學生們即便佔領教育部的廣場,期間也試圖發動幾次更激烈的手段,希望能夠引起更多人關注與給予政府更大的壓力,但依然沒有獲得回應,官員們以拖待變的策略已經相當明顯。
在有夥伴賭上生命之後,決策核心的領導成員開始承擔越來越大的壓力,撐到好不容易有機會與部長面對面坐下來談,卻因為感受不到部長溝通的誠意,情緒崩潰選擇憤而離席,失去好不容易得到的面對面機會。在這段期間不僅得到許多人的支持,也得到相同的反對聲音,讓決策核心成員即便知道站在最前線需要承擔最多壓力,但依舊沒有辦法調適自己的情緒,其中三人選擇回歸到一般學生的身份,為這場抗爭活動聲援,不再承擔決策領導的責任。
身為決策領導成員,他們的確承擔比一般高中生更多情緒,因此若無法在保護自己身心安全的情況下,串聯更多人給予政府更大的壓力,這場抗爭活動很有可能在自己受到嚴重傷害,卻又無法造成改變的情況下,被迫結束。
圖片來源: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