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的藝術!你真懂嗎?
楊方儒
2015-09-01 23:25

 又到了記者節這一天。第一次,我從媒體從業者的角色,轉變為媒體經營者。

 

從2000年開始的從業者生涯,我一直在排隊。排著排著,我從坐不上會議桌的實習生、小記者,到了會議桌這一頭的決策者。

 

在題目、報稿會議上,從業者必須要盡力包裝每一個題目,好讓決策者買單,但直到我當了決策者之後,才發現這事情是多麼荒謬。

 

因為真正的新聞,不需要包裝!有價值的採訪與報導,何需多言解釋?

 

只不過在台灣每況愈下的內容產業,稿件產製的流程與鏈條,已經完全「落鏈」了!這才導致媒體批評、媒體改革的聲浪愈來愈大,但實際上眾人看到的新聞愈來愈爛。

 

很多記者在題目會議上,說得一嘴好新聞,以博得總編輯的青睞,但最後寫出來的卻像是重組牛肉般、作文比賽式的難嚼內容。更重要的是,紙媒還要砍樹去印刷這些不堪文字!

 

 

 

我作為從業者的時期,從來沒有想過這些問題,就像今天到了「報導者」的記者會現場,看到台下數十位年輕記者,他們也確實都沒有意識到這大哉問。

 

反問,如果台灣今天媒體環境健全,我們會需要「報導者」嗎?如果主流媒體重視深度報導,願意花錢、花人、花時間來做真正有價值的採訪,報導者成立初衷就不存在了!

 

尊敬的何榮幸與張鐵志兩位「報導者」創辦人(我都是用老師來稱呼他們)寧願以沒有商業利益,將來更沒有股權回報的方式來創辦媒體,這確實是非常高的理想與願景!畢竟我們都知道做媒體、做內容,絕對是非常辛苦的!

 

「報導者」贊助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是主要出資捐助者,但他不擔任董監事職務,這也是不符商業邏輯的行為。童子賢是全球科技硬體產業喊水會結凍的企業家,怎麼會不懂資本結構的運作?但從誠品書店一路走來,我們不斷看到他身為文青的清新面貌,不僅不介入經營,甚至往往連一通關心的電話都沒有。

 

他們都太可愛了!

 

採訪者、報導者的角色,仍是我投入媒體產業的最愛。Knowing成立之初,正逢松菸事件滿城風雨,我與入職第一天的年輕編輯,一整天試著撥打童子賢的手機,終於在晚上有機會與他談上十多分鐘。

 

這一篇極短時間內完成的獨家專訪稿件,當晚授權給蘋果日報即時新聞刊登就有超過五萬的點閱數字,甚至隔天還被中國時報頭版頭條「引用」,這證明了採訪的價值有多高!

 

又或者是Knowing面對面專訪了超過七十位意見領袖,每一位都是三、四千字的深度專訪文章,這是紙媒記者的核心能耐,而我們年輕編輯也都能做得很好。

 

Knowing期盼手機閱讀文字與版面,不只是輕薄短小,更能讓手機用戶習慣閱讀「長文章」。關鍵在於,手機上的長文章要比報紙雜誌寫得更好,否則手機用戶很快就跳出了,再也不會回來這篇文章。這是比紙媒更高的文字要求!

 

什麼叫採訪?新聞系肯定有教採訪寫作等相關課程,但新鮮人實際進入媒體之後,所有主管總是要從頭訓練起,也總在回答最基本的ABC問題。試問,連最基本的功課都沒準備好,去一個記者會是去觀光旅遊看熱鬧的嗎?最基本的採訪題綱都沒準備好,執行一個人物採訪是跟某主播一樣追星的嗎?

 

更可惜的是,現在不少有一定資歷的從業者,在主流媒體管理模式與稿件產製流程失序的情形下,已經不知道何謂正確的採訪了。所以我們每天看到,電視台記者被擋在封鎖線外,大聲嘶吼問著令人發噱的問題,只求「激怒」受訪者!

 

當生氣的受訪者駐足下來,開始滔滔不絕時,記者們心裡的OS就是「賺到了啊」~

 

侵入式採訪很有效果,受害者從陳幸妤到李蒨蓉,我們看到更多被媒體霸凌的受訪者,以及不得不問出這些問題的從業者,她們都成了台灣媒體大環境的受難者。

 

泛舟哥橫空出世,無疑是今年度最有趣的媒體現象。

 

我那個年代,記者還算有社會地位,但現在小時候不唸書,長大只好﹍﹍﹍。

 

期待台灣媒體有更多的嘗試,更多的想像力!我是一個新創媒體的經營者,沒有包袱,唯有敢言而已。

 

圖片來源:報導者臉書粉絲專頁(這張拍得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