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有害健康是常識,但普通民眾對其影響長期性疾病的分子機制(molecular mechanism)認知度並不高。近日在線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AHA)旗下學術期刊《循環:心血管遺傳學》(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Genetics)的一篇論文指出,長期吸煙者有約三分之一的基因會留下「印記」,雖然大多數受損基因在戒煙後5年內會自動修復,但部分損害將持久存在。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美國國家環境衞生科學研究所(NIEHS)流行病學部門副主管 Stephanie London 表示,該團隊調用了自1971年以來,15907名參與各類研究的受試者血液樣本,以及他們填寫的相關問卷,經研究後得出了以上結論。這些問卷記錄了受試者的作息規律、飲食習慣、是否抽煙以及病史等。London 還強調,雖然該研究著重於長期吸煙導致的永久性損害,但也指明了越早戒煙越有利於基因的自我修復。
論文指出,吸煙令基因留下「印記」的過程即 DNA 甲基化(methylation),這一變化不會改變基因的遺傳代碼,但會改變其表達或打開方式。研究小組比較了2433名仍在吸煙者——他們自稱過去一年中每天至少抽一次煙,6518名已經戒煙至少1年的曾吸煙者,以及6596名從未吸煙者的 DNA 甲基化位點,發現其中與吸煙相關的高達7000多個基因,佔已知人類基因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研究人員還發現,雖然戒煙5年後曾吸煙者的大多數受損基因都得以自我修復,但仍有19個基因,包括關聯淋巴瘤的 TIAM2 基因等,在戒煙30年後仍未被修復。
London 表示,確認這些 DNA 改變與吸煙相關,可能有助於病情診斷,或能更準確地評估病人的吸煙史對其疾病的深層影響。此外,這一研究也有助於更好地識別吸煙史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程度,它提供了發展潛在的新療法以修復 DNA 甲基化位點的可能性。
美國肺臟協會(ALA)高級科學顧問 Norman Edelman 博士稱,儘管目前還未能在吸煙導致相關基因變化與具體病例之間建立起清晰的因果聯繫,但新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他表示:「明確的訊息是,吸煙對你的基因有巨大的、廣泛的影響,如果你吸煙,就會以某種方式改變你的遺傳基因,且部分改變是不可逆轉的。」
過往的多項研究表明,吸煙會導致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包括多種癌症、骨骼疾病、肺部疾病、心臟疾病、胃腸道問題等。據世界衞生組織於2015年發布的數據,煙草每年讓大約600萬人失去生命,其中500多萬人死於直接使用煙草,另有60多萬人為接觸二手煙霧的非吸煙者。
圖片取自pixabay
本文獲端傳媒同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