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兵制跳票 為什麼年輕人不願從軍
梁敏萱
2015-08-27 09:52

每到了大學畢業的季節,除了脫離學生身分的傷感,對於大部分的男生而言,更多了一分掛慮,就是等待那一張決定自己未來一年命運的兵單。許多82年次的男孩原以為未來不用當兵,紛紛規劃其他生涯安排,不料昨(26)日徵兵制再延期的消息一出,打亂了眾多學生的計畫,紛紛叫苦連天。

 

國防部昨(26)日證實,2016年底全募兵制確定延期,總統馬英九的全募兵政見再次跳票。國防部在新聞稿中表示,台灣現行所推動的募兵制其實是「募徵並行制」,否認部分媒體報導的「全募兵制」。

 

但仔細檢視總統馬英九2008年開出的政見,依據工作期程,預計2014年底將募徵比例由90%提升到100%,但因為2013年爆出「洪仲丘事件」而停擺,如今再次跳票,便可發現國防部新聞稿中的說法避重就輕,根本是「公然說謊」。

 

為什麼時下的年輕人寧可在社會上拿22k辛苦工作,也不願從軍報效國家?為什麼每年的替代役名額擠破頭?讓我們一起來探討。

 

一、國軍腐敗形象深植人心

 

過去當兵曾被視為是保家衛國的英勇行為,但近年來負面新聞頻頻,包含2013年「洪仲丘事件」以及軍官耍特權的「阿帕契事件」,讓許多人再次看見軍中陳腐的一面,國軍形象因此掃地。過去軍中志願役欺負義務役之事時有耳聞,但如今就算不是年輕人,也很難認同當兵是一件充滿榮譽的事情,更影響志願役士兵續約的意願。

 

二、軍中的訓練切合現實需要嗎?

 

除了少數國情特殊的國家,其實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是實行募兵制,讓適合當兵的人自行選擇入伍,進行專業的軍事操練及國防教育。但義務役自2004年起,就持續推動兵役縮減的規劃,從一年10個月的役期,縮短至一年。役期的縮短,意味著訓練的減少,不符現實需要的訓練,「割草」反倒成為義務役最常見的操練方式。

 

「當兵根本是浪費時間。」有許多當完兵的朋友回來都這麼說。據他們描述,進入軍中從不覺得自己學會什麼,反倒像是體驗了一場為期一年的團體生活宿營,「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來幹嘛的」。

 

 

三、免役/替代役的污名化

 

除了身體因素,其實有許多潛藏的心理因素,讓某些人無法承受軍中高壓的訓練,並不適合當兵,然而這些都不容忽視。雖然現階段存在替代役制度,讓從軍青年有其他選擇,但舊有的當兵思維,服替代役反而成為某些人口中「懦夫」的象徵,長期遭受污名化。

 

當許多人視當兵為「男孩蛻變為男人」的必經過程,但卻忽視台灣現階段的義務役軍隊訓練,卻可能遠遠不及其他國家。「既然學不到什麼技能,為什麼要當兵?」成為許多退伍役男心中的疑問。政府積極推動募兵制的同時,不應該只是打著「加入國軍,開啟人生無限可能」標語,就期待年輕人帶著熱情加入,反而要傾聽年輕人的聲音,自我檢討「為什麼年輕人不當兵?」加以改善國軍內部既存的問題,才是上策。

 

圖片來源:宏觀新聞網內政部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