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中韓正式簽訂(Free Trade Agreement,簡稱 FTA),11月30日,韓國國會正式通過這項協議,政府也爭取在今年內走完流程,確保中韓FTA在2015年生效,台灣產業以\挫哩等"來形容這項協議,等著中韓降低貨品90%關稅,貿易往來無礙,然後台灣貨品失去競爭力......,一些恐嚇人的話。
實際上不只是恐嚇,而是台灣正面臨的現實,但這些跟年輕人有什麼關係?
首先台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我們只能靠出口貿易來賺錢,很可惜的是,因為政治力的關係,目前只有跟紐西蘭以及新加坡簽訂FTA,為了和各國打交道,現在正努力朝,以美國主導的TT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前進,不過困難重重。
以台灣目前的情況,能自給自足沒錯,但如果持續維持,沒有打開國際市場,會被排除國際區域整合之外,別人貨品貿易少關稅,還有互利政策,台灣都將被排除在外,沒有經濟合作、沒有國際投資,目前國內經濟成長(保2?),物價飛漲、薪水沒有漲情況不會改變,台灣年輕人,會身處在一個經濟競爭力弱勢的情況。
那中韓簽訂FTA又怎樣?
在台灣目前未打開和其他國家貿易關係前,相當依賴中國(產品多輸出中國),而且就這麼剛好,台灣跟勁敵韓國產品,幾乎都重疊,舉例機械含機電、光學、紡織、石化、鋼鐵,我們佔出口67%,人家是53%。
人家簽了FTA可以降關稅,或著免關稅,我們卻有2700多項產品要給,約490億美元,然後衰退預估的部分就不說了。
8大產業當中,以石化最為衝擊,接下來是面板、工具機械。
台灣石化產業70%產品都外銷,90%是往中國,關稅6.5~10%不等,等到人家FTA一過,台灣賣到中國的成本就多了6.5~10%,業者感嘆「失去大陸市場,業者死掉也就算了」,可憐的是台灣員工將會失業。
那麼面板呢?
目前為止,中國自台灣進口的第三大產品是面板,占大陸自台灣進口總額約9%,對於中韓FTA,業者只有緊張兩個字。
自由時報報導,昨天群創光電經理王志超,就撰文向中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陳情,建議中國政府應給予台灣進口面板零關稅,讓兩岸面板廠加起來能在中國內需市場增加市佔率,不然是便宜了韓國,同時讓兩岸面板業受害。
在去年上街反對黑箱服貿後,大家是否有持續關注,周遭國家經濟整合的現況?
人家韓國雖然跟北韓吵個不停,但是邁向國際的經濟步伐,可沒有停過,他們陸續跟智利、新加坡,簽訂經貿合作,再跟歐盟、美國、中國大陸簽FTA,目標是累積FTA談判經驗,布局成為亞太地區FTA中心,吸引外資,提升韓國所得和就業。
這些情況不應該只有台灣企業,一邊看一邊捶心肝,年輕世代,也該了解這些現況,知道我們要面對的是什麼,知道我們的政府,該努力的方向是什麼,在反服貿現場大喊的「你不理政治,政治不理你的前提下」,讓政策朝利於現況發展的趨勢邁進,那麼台灣的經濟是不是同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