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或是選舉總是有一些作弊或黑箱的聲浪出現,有事沒事就有黑心食品及黑心產業被爆出來,為什麼這些問題會發生呢?
我對那個沒興趣為什麼要學?
很多孩子因為缺乏自信、覺得自己做不到,達不到父母和老師給的標準就放棄了學業或不擅長的科目,但家長和老師還是會繼續督促著孩子不准放棄、好還要再更好,因為要盡好自己做家長、老師的責任,也希望孩子能更好,最好是能好好讀書,有個好學歷,將來有個好工作,這樣完美的SOP。
孩子沒有經過社會歷練,沒辦法體會父母的苦心,反而會唱反調去做一些自己有趣性的事,像是滑板、電競、玩band…等,老實說,我覺得做自己想做的事沒什麼不好,但前提是不能用為所欲為的態度,而是把那件事變得有意義,是能夠幫助自己成長或可以使別人獲得幫助,甚至能成為謀生工具的,如果能夠把自己「想做的事」變得有意義,父母贊成的機率是不是就變大了。
而完美的SOP其實也不是每個孩子都適用,你相信過孩子嗎?還是你只相信他可以成為你目中完美SOP的樣子,其實孩子們都有自己的潛能,只是被侷限住,無法發揮,漸漸地變成不會發揮,試著聽聽他們內心的聲音,他們很需要家人的支持的。
而愛他們也不是無上限的包容他們,基本的,對他人尊重、處事態度是不能忽視的,這些看來是小事,其實冥冥之中形成了他們的價值觀,因為表達內心想法時不被聆聽、不被肯定、直接被忽視,開始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反正沒有人想聽,接著當別人發生事情的時候,心裡出現的OS就是「關我什麼事」、「假裝沒看到,就沒有我的事」、「沒事幹嘛找自己麻煩」,這個社會冷淡還是自私呢?我認為是缺乏尊重。
我們無法改變制度,但我們能改變態度
這個社會常常傳遞給我們一個觀念「你有好的成績,你好棒!」,反之「你的成績好差,淘汰!」,正所謂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是嗎?換成另一個想法,學校分成各種程度,其實不是要方便你去比較成績的好壞,這個制度是很貼心的,經過考試,大家被分送到適合自己程度的學校,依程度老師以相對的方式教學,讓大家都能在相同的起跑點出發,這個想法聽起來是不是聽起來比較舒坦,我想這才是學校分程度的原意吧!
在台灣的教育中,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被稱為主科,體育、音樂、美術被稱為副科,考試也以主科來決定你所適合的學校,慢慢的大家開始不重視副科,發展出現了失衡,說來有點諷刺,其中擅長主科的學生,真的滿幸運的,受到大家的喜愛及認同,擅長副科的呢,因為不被接受放棄了,就這樣的人才被埋沒了。而當你被埋沒的時候選擇放棄,這也反映到了你真的很在意你所擅長的事嗎?沒有發揮的舞台就算了嗎?還是堅持,等待時機的到來真的有人會發現你的努力及成功。
學生對考試這件事也有「偏見」,會認為說考試根本就是在刁難我、要定我的生死、分別我成績的好壞,不是的,考試是為了讓自己明白什麼適合自己,像是適合的發展、適合的工作,也不是讓家長去評斷說,我的孩子好聰明,你的孩子好笨這樣的,應該是這個科目我漏了什麼沒有讀,之後應該更加強。
有些人會在考試中作弊,這裡暫且稱此事稱為「投機取巧」之事,為了要獲得好成績而用了這個方法,認為結果比過程重要,他人也透過「投機取巧」的手段,獲得他想要的結果,為什麼我不行?為所欲為的症狀是不是又跑出來了。事實上,結果是比過程還重要的,假如你去跑了馬拉松,你只參加了授獎的部分,沒有去跑步,你會知道跑馬拉松的當下的感覺嗎?你知道自己付出多少體力嗎?知道自己超越自己了嗎?很多事我們都是真正的去體驗過,才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不管成功或是失敗,都給自己增加經驗了不是嘛。
老師們加油!
制度到底是規則還是束縛呢?我舉大學的例子來說,現在大學都會有評鑑,通過評鑑學校能拿到補助金,在下一屆的招生也會有加分的效果,而老師被評鑑也是其中的一個項目,學校每學期會讓學生填寫對授課老師的滿意度調查,負評很多可能會影響老師的去留,或是學校會要求寫檢討報告,老師擔心這樣的事情發生,開始不管教學生、過度的放縱,社會也開始質疑大學生的程度以及態度,大學生又怪是老師教的不好,變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不只大學其他高中、國中及國小也ㄧ樣,老師如果管教學生,有些家長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說老師你讓我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創了,但其實孩子犯錯時最重要的是,讓他知道錯在哪裡、了解事情的嚴重性,讓他知道這樣的認知,是不是就減低了他再犯的機率。
剛成為新鮮人的時候,我們會期許自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持住該有的原則,過了一陣子之後,熱情會漸漸地被周遭事物給澆熄,但是我相信,該有的原則是有存在的必要性,有些事你當下做沒有效果,不代表沒有用,其實它是存在的,只是還沒產生作用,就像健身一樣,如果只有健身第一天,不會有完美的肌肉線條的,但你沒有去健身的第一天,你也不會練成帥氣的八塊肌,記得莫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