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指考分發放榜,最多人關注的無非是「多少人考上台清交成等頂尖大學?」,台灣大學等頂尖學校也公布錄取狀況。
104學年度台大新生都來自哪些地方?台大今年共有1767位新鮮人,但八成五都來自六都,且雙北市就超過一半,明顯呈現城鄉差距;成功大學的醫學系則搶走台大學生;交大則維持電機特色,並利用出國交換政策,吸引二類組優秀人才。
而分析這些新鮮人就讀高中的地域分布,發現全國各縣市以台北市有580人考上台大,新北市有366人,等於新鮮人中有一半來自雙北市,更有八成五以上的人來自六都,台東縣僅兩人上台大,城鄉差距依舊明顯。
究竟,城鄉教育的差距是怎麼來的呢?
造成城鄉教育機會的不均等的原因,大約可從幾個方面來探討:
1. 區域發展與資源問題:如學校的經費、設備、課程設計、教學實施及班級大小等。直轄市因地域和經濟發展良好的優勢,經費和資源往往比一般縣市多。就教育預算編列的分配結果,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中小學的硬體設備已是不堪使用,卻遲遲等不到經費汰舊換新;至於大專院校的硬體設備卻是到了使用年限,不管是否堪用就直接報廢。由此可見教育預算的編列明顯不平均。
2. 師資問題:學校所在地的環境、地區條件等容易影響教師流動。偏遠學校因交通不便、生活機能較差,原本教師任職的意願降低;又因學校規模小,教員的編制人數也跟著降低,而政府分發的公費生或甄試錄取之教師,大多非在地人,對學校與社區的認同度較低,加上學校規模小,教師編制較市區學校少,一些學校甚至有一半為代理教師,造成師資素養不齊且流動率高,間接影響學生的受教權。
3. 學生文化刺激問題:偏鄉地區由於交通不便,文化刺激少,學生較難獲得最新的資訊,也無法像市區的孩子常接觸到多元文化。在這知識急遽擴增的時代,資訊更新相當快速,如此一來,偏遠地區的學生難以跟上時代的腳步,造成城鄉的差距越來越大。
4. 學生的家庭背景因素:如經濟、社會地位、家長的教育程度、家長對教育的認識、家長對學生的支持等。經過統計發現,台灣多數偏遠地區的孩子和家庭多為低收入戶、原住民家庭。
為了改善城鄉教育,台灣教育曾做了什麼樣的努力呢?
2010年,苦於現今大學入學制度有利於明星高中或都會學子,「繁星計畫」提出「照顧弱勢、平衡城鄉差距」的創新想法,但是制度設計仍以成績比高下,令人質疑。難道提升社區高中上一流大學的人數,就能弭平城鄉差距?錄取在校成績名列前茅的偏鄉高中生,等同於照顧弱勢學子?
此外,繁星計畫也顯示教育政策的不一致性。國內高教政策一向採拔尖主義,將教育資源集中於頂尖大學。另一方面,卻又鼓勵偏鄉學生,放棄明星高中,就近就讀社區學校,再透過繁星塑造齊頭式的平等,把地方社區學生送進一流大學,以縮短城鄉間的差距。
高等教育追求頂尖,中等教育卻致力於均衡發展,這樣的教育政策,實在是自相矛盾。
縮短城鄉差距須從教育著手,政府應以平等的教育資源,灌溉每一個孩子。相信未來,即使不靠繁星,依舊能照亮偏鄉學子的升學路。
雖然就讀台清交等頂尖大學未必就等同於翻身,特別是在當今高學歷高失業又低薪資的狀況下。然而,我們不能不去正視,我們把較多的資源投注在學費較低的公立學校,特別是這些前段明星學校還有頂尖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大量經費的加持,如果這些高投資卻低收費的學校反而讓弱勢家庭子女較難進入,恐怕也很難說是公平的!
更何況,並非所有叫做大學的就有一定程度的教學品質,也並非人人都有大學念就叫做「教育機會均等」,所以,我們不能再對弱勢學生就讀前段學校比例偏低的問題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