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逆襲!現在記者比較好當才有鬼!
楊宏彥
2016-08-26 11:00

 

現在當記者真的比以前當記者容易嗎?我們來看看資深記者怎麼說。

 

在平面和電視媒體待超過19年的葉君遠,目前在聯合報擔任娛樂記者。他曾寫過一篇文章比較以前和現在記者的不同,標題是「『不進化就淘汰』身為一個影劇記者的淡淡悲鳴」。他在文章中指出,以前影劇版記者只要「文筆好,具熱忱,有採訪經驗更好」,現在增加了能發即時新聞、會基本剪接甚至是長相甜美上鏡不嚇人等條件,但薪水只少不多。

 

他說現在記者在發即時新聞時,要擔心因為晚2分鐘被主管罵。記者的作業程序大改變,半夜3點還在發新聞的大有人在。以前報社不會要求文字記者處理影音,有攝影組處理。現在平面記者不但要拿手機拍攝,還要開臉書直播。影音新聞可以放在粉絲團上衝高點閱率,單純的新聞影像已無法滿足需求,文字記者要約藝人做影音專題,包括「快問快答、即興演出、測智商、泡湯、卸妝」,比起新聞更像2分鐘的節目,要養眼、爆笑、有哏。

 

文字記者的工作不再單純,要一人當多人用,還要兼顧原來的新聞品質。要在目前的媒體生態中生存,只能接受現實、學著進化。他曾聽過一個資深記者感嘆:「現在想想,原來我以前身在天堂而不自知。」

 

看完資深記者的文章,你還覺得現在記者比較好當嗎?

 

有志投身媒體界的各位,請你先上人力銀行查一查,現在要當記者、編輯到底要有多少條件、會多少技能。20年前的報社分工明確,有記者(文字、攝影)、編輯(文字、美術)、校對,大家各自在領域上專精,當然比較容易培養出專業。

 

現在沒有分這麼細,全都叫「編輯」。採訪、下標、寫稿、校稿、潤稿、攝影、排版、翻譯只是基本中的基本,還要會用PS等修圖軟體修圖,會寫企劃案、商品文案,會辦活動、接洽廠商,英語、日語、韓語最好全懂,有經營網站、粉絲團的經驗,知道如何增加觸及率、點閱率和分享數,並了解新媒體、數位出版,能整合圖文影音,跨平台內容製作,會用Google Analytics、Alexa等網站分析流量,了解SEO(搜尋引擎最佳化)、關鍵字、大數據和三天不改一次會死的臉書演算法,熟悉網頁編輯技術dream weaver和網路程式Javascript、CSS、HTML尤佳。

 

薪水25K到35K,不能再多了。

 

以前記者有分線,社會、消費、醫藥、財經、娛樂、政治,剛入行的記者很常被丟到不痛不癢的文教線。記者能在自己的線上廣布人脈、累積知識,以社會線為例,就是一直跑法院,在庭審時旁聽、看判決書。沒事就去警局晃,和警察混熟,有社會案件發生時才能收到通知。當然有時候社會線記者也難免要和地方上的大哥到酒店交流一下,還要管車禍、失火、天災,生活充滿刺激。

 

但社會線記者不需要知道NBA總冠軍是誰,今年流行的時尚單品,台北必吃10家美式鬆餅,憂鬱症新藥的副作用,雲門舞集何時公演,緬甸童工的悲歌,義大利地震,歐洲誰又被恐攻。醫藥線、財經線需要懂很多專業知識,要把新聞寫得深入淺出,讓一般大眾都懂,是很困難的。社會線、政治線人脈、消息來源就是一切,時不時還要承擔被告、被打壓報復的風險。記者的能力都需要長時間的累積。但即時新聞的盛行,網路時代的來臨,一人被當多人用的結果,就是專業累積愈來愈困難。

 

部分媒體工作者,像在下這種小編,除了人物專訪外很少跑外勤,但是要寫所有種類的新聞。從火燒車、勞資爭議、九二共識、巴黎恐攻、LGBTQ、英國脫歐、地震、雄三誤射,到林志玲、柯文哲、陳皓揚、Kevin Durant、寶可夢、唐鳳,範圍廣到爆,怎麼可能什麼都懂呢?

 

現在記者比較好當?農曆7月還是不要隨便講標題上的話比較好。(待續)

 

延伸閱讀:小編的逆襲!這種新聞媒體會被淘汰!

首圖翻攝自http://goo.gl/Fz7S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