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期的回憶 即將消失的音樂天堂
黃俐禎
2015-08-22 18:59

據《自由時報》報導,做出膾炙人口的台語歌曲《愛拚才會贏》的歌手陳百潭,日前遭爆料投訴,指他在臉書發文,若不買他唱片及推薦他的歌曲,就會立即被刪除好友,對此他的唱片公司華特回應,他個性很直,認為加他臉書的人鐵定是喜歡他的作品,若沒有互動,就沒有加臉書的必要。

 

《蘋果日報》表示,不僅被爆料刪沒買唱片的人好友,還有網友在臉書痛斥,陳百潭宣稱要送唱片給低收入戶,但要歌迷上網證明低收入戶身分,收到後還要po上網致謝,網友質疑他只是想藉勢宣傳,並不是真心關懷弱勢族群。對此,公司又替他緩頰,要求證明身分是怕有人來騙唱片,而希望網友收到後致謝,是要外界知道他不是空口說白話。

 

一則新聞,道出了唱片業在當今的地位已日漸衰微,為了增進銷售量以及達成宣傳效果,透過社群網站,幾乎無所不用其極,難道唱片業將要走到終點了?那些唱片業如日中天的年代,終將成為回憶了?

 

漫步在繁華的商圈,原來的玫瑰唱片行如今只剩下老舊的招牌高掛牆上。

 

其實唱片行開始倒閉也不是這幾年的事情了,2007年就有報導表示,玫瑰唱片在三年內關了一半的門市,而剩下的越來越小間,越搬越偏僻。

 

唱片行是許多人學生時期的回憶

 

走進唱片行,隨手拿起架上新發行的專輯,仔細端詳著,看著口袋裡有限的金錢,躊躇不決猶豫著該買哪一張。又或者是,找到夢寐以求已久的專輯時,那種雀躍的心情。星期五下課時,搭上公車直奔台北車站,滿心期待要去領取早就預購好的專輯,順利到手後還要到附近其他唱片行比較價錢,或者看看有沒有送海報之類的。還有,各大連鎖唱片行還有紅標綠標搭配,綠標便宜的一兩塊錢都有!相信所有喜歡音樂的人,都有過類似的青春回憶。

 

唱片行的簽名會提高銷售量

 

關於唱片行,在90年代末期到2000年初期,歌手們常會在唱片行舉辦小型簽名會來促進銷售量。可能會分北中南各一天,北部地區可能就從基隆或淡水往台北跑,大概一次會辦個三、四場。國小、國中時參加過多場唱片行簽名會,還有過同天趕場經驗,現在回想起來,可能還會覺得自己很瘋狂。

 

網路購物逐漸取代實體唱片行

 

只是,實體唱片的銷量下跌,像是一個逃不掉的惡性循環,唱片行一間間的關,而簽名會也就跟著少了。後來,隨著網路購物的普及,許多人慢慢轉向方便的網路購物,有時搭配一些促銷活動及折價券、購物金等等,買起來反而比唱片行還要便宜。

 

有一年的金曲音樂節,一場數位音樂的論壇講座上,Q&A時間有實體唱片的從業人員提問「唱片行的營業額下降受到數位音樂影響多大?」,結果台上的演講者回答:「這部分可能要請博客來替你解答。」

 

在店租節節高漲的情況下,數位通路可說是逆勢成長。雖然有時候價錢比唱片行多一點,可是對於不住在市區的朋友,利用數位通路可以減少舟車勞頓去一趟唱片行的時間,滿350免運又送到你家巷口超商,何樂而不為呢?



網路的Download與文化產業的沒落

 

找了空閒時間,到繁華的西門町商圈仔細逛逛,會發現原來的玫瑰唱片行已經消失了。花了一些功夫後,才在地下室的一角發現玫瑰,走進去一看,裡頭陳列的唱片已經不多了,只有少數幾張是最新的國語專輯,其餘都是好久沒賣完的唱片,以及DVD等,這時才驚覺,網路的Download已經讓台灣的一些文化產業沒落了,唱片業就是其中一項。消費者在網路隨意地下載音樂、影片,已經讓很多公司從文化產業裡退出,因為他們賺不到錢。而消費者有沒有損失?答案肯定是有的。我們可以從電視節目看出一些端倪,一些詞曲創作人都跑去做選秀節目的毒舌評審、談話節目的來賓時,代表著他們已經沒有完完整整的時間繼續他們的創作,這還代表著什麼?代表著我們的文化開始走向重製,而非創作。一些唱片業者做唱片都是三、四首新歌搭配六到七首的舊歌,美其名叫作經典回顧,而實際上是為了節省製作成本。

 

拯救銷售量 推出「改版」專輯

 

以前網路還沒那麼普及的時候,只要夠紅、唱片賣的夠好的歌手,唱片公司都不會放過這些賺錢的好機會,而快速地推出作品。不過,後來音樂實體銷售市場逐漸萎縮後,製作出一張專輯挺費時,而且又必須砸下好幾百萬,甚至千萬預算,所以「改版」(也有人稱「慶功版」),漸漸變成唱片公司衝高銷售量、撈錢的好方法了,現在的專輯不改版的實在少之又少。通常改版的專輯,只要換上新包裝、新封面,放個幾首拍的陽春MV,或是附上慶功演唱會的DVD就好了,再簡單一點,改個歌詞本照片即可。當然,還是會有死忠歌迷全數買單,或是挑個對自己荷包省一點的版本來買。

 

網路與科技的進步 讓唱片業逐漸沒落

 

不過,即便唱片公司推出了多少促銷活動、一個明星一年推出多少專輯,或是改版多少CD,在這個網路及數位化越來越普及的世界裡,彷彿宣告著做再多的努力,都再也回不去當初唱片業的全盛時期。

 

從網路購物的普及,盜版的猖獗,到mp3的出現,再到免費下載音樂的網站,一直到後來iPod、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以及付費的音樂APP的趨勢,讓唱片業再也吃不消,導致後來薄薄的一片看似成本不高的CD也要價台幣400至600元不等,和當初200~400元就能買到一張精緻專輯的年代,已經完全無法相比。

 

台灣唱片業自從九0年代末期,先是面臨盜版產業的猖狂,再來是網路蓬勃發展下的音樂數位下載形式,以及網路音樂、影片平台的影響,實體唱片的銷售量每況愈下。昔日張學友、張惠妹、任賢齊等人在台的百萬銷售紀錄早已不復現。

 

現今的專輯銷售量,千張就足以開慶功宴,萬張則已算是大賣。許多唱片公司與歌手甚至已不在乎專輯銷售,認為專輯的發行只是一個管道與身分,讓歌手有機會宣傳自我。但我們實在不難想像,陳百潭為何會選擇用報導中的方式去宣傳他的新專輯。


在歌手已經無法只靠音樂養飽自己肚子的時代,他們該何去何從?而頹靡的唱片市場又是否有更積極的解決辦法?

 

 

 

 

●立即下載KnowingAPP,帶給你移動世代最酷的閱讀體驗

●訂閱Knowing電子報 

●加入Knowing讀者兄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