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黃益中非常想當教育部長!
撰文/陳彥驊、整理/陳致畬
2015-09-09 22:24

理著平頭、炯炯有神的雙眸,這是大直高中熱血公民教師黃益中的招牌特徵,除了參與反黑箱課綱行動以外,他同時也是臺灣居住正義協會的理事長。

 

看似對公眾事務不留遺力的黃益中,認為大眾為這些運動給予的「認同」,可以為他帶來「樂趣」。

  

黃益中強調,他並不是偶像、聖人,一開始站出來只是因為自己買不起房,因此希望大眾別刻意神化他。

 

而對於臺灣高中生對於公共事務關注度較低、較欠缺公民意識的情形,黃益中也認為,除了公民科目以外,各科應該都從不同面向來培養學童關注時事的素養。

 

針對曾因積極參與社運、出書,而被某些公民老師質疑不備課、偷懶。黃益中表示,他將每日四大報上的內容訊息都看過一遍後,再融會貫通、運用於教學。有時甚至讀完都一、兩點了,他莞爾的說,「說不定我是全國最認真備課的公民老師呢!」

 

 

對於2016立委選舉,黃益中表態不會參選。雖然已有第三勢力的政黨有意延攬他,但黃益中認為,他必須讓全臺的「教師群體」接受、並相信他是為了替教師們爭取權益,等這些「基礎」穩固後,他才會考慮參選。

  

除了自身相關的問題以外,黃益中也建議年輕學子們,可以藉由閱讀各分不同的報紙,來培養公民意識;並鼓勵同學們以閱讀書籍的方式來「殺時間」。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位熱血教師,對於時事、公民意識培養的看法吧!

  

問:從事社會運動以來,你得到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答:如果要說最大的收穫,就是獲得大眾的「認同」,並從中為我帶來「樂趣」。像最近很火熱的「反黑箱課綱學潮」,其實我也算是先驅之一,早在去年一、二月時,我們一群人便開始在教育部前絕食靜坐,但那時幾乎沒有大眾響應,來的人數甚至比我現在一場簽書會還少。

 

當時是因為看不慣教育部蠻橫、強詞奪理的做法,就帶著正義感前去抗議了。雖然一開始沒什麼人支持,但一直堅持到現在,我們可以看見全國不少高中生、民眾都參與進來、聲援,這都讓我有被認同的感受,進而為我帶來樂趣。

 

不過我也希望大家不要神化我,我也只是個平凡人。一開始會走到社運這條路上,純粹只是因為自己買不起房,想藉著結合買不起房的人、來向政府抗議,才集結成「居住正義聯盟」這股社會力量。 

 

不過若能因我們的爭取而使大眾獲利,也是相當不錯的結果。

 

問:最近日本通過了投票年齡下修至18歲,再對應臺灣修憲破局,年輕的學子們有什麼反應呢?

 

其實大部分高中生也不贊同將投票年齡下修。我曾在我任教的班上做過統計,在知道日本已在日前通過「降低投票年齡法案」的前提下,仍有約80%學生希望維持「20歲投票」的制度。

  

詢問過後我才發現,大部份學生反對的理由多是覺得自己不夠成熟,且尚未具備足以判斷重大事件的能力。

 

而同學們認為自己不夠成熟這件事情,就與臺灣的教育制度有關了。其實除了一週只有兩堂課的公民課以外,各科目都應從不同面向,來協助學子培養關注、分析時事議題的能力,如此一來才可能讓學子態度更加成熟、視野更加開闊。

 

在目前臺灣教育制度仍將培養「公民意識」的責任,全推給公民科目的情況下,我能做到的就是,在高中學生們心中散播「公民素養」的種子,待他們上大學後接觸到更多訊息時,就能滋養這些素養、讓它們長成大樹。

 

 

 

問:如果有學生想要多吸收新知、關注社會議題的話,應從何著手呢?

 

我會建議他們從報紙吸收。但是必須注意的是,不能都只看同一個媒體的新聞,否則就會被特定立場牽著鼻子走;最好讀完各個立場不同的報紙,這樣才可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型手機也是很好的新知來源,而且更快速、便利。所以我也很鼓勵學生使用手機了解資訊,這也是我在課堂上不阻止學生使用手機的原因,我相信同學們都是為了瞭解更正確、更新的資訊,才會使用手機的。

 

問:你融入社會議題的教學方式,是否曾經遇過阻力? 

 

其實有不少老師質疑我偷懶不備課,但無論多忙,我每天都會努力讀完四大報,有時看完甚至都已經凌晨一、兩點。我除了把本來該教的教材熟讀得滾瓜爛熟以外,每天大量閱讀不同觀點的時事報導,都有助我融合、應用於教學上。

 

我從求學階段開始,便培養出這樣的閱讀習慣;因此我不是不備課,而是已將「教育融入生活中」。如果把我讀報算成備課的時間,我甚至可能是全台灣最認真備課的公民老師呢!

 

問:除了閱讀報紙以外,你通常都看什麼類型的書籍來充實自己呢?

 

除了四大報以外,我必買《壹週刊》、《遠見》、《天下》、《週刊王》等雜誌來閱讀,當然《GQ》也是!

 

不過只要看到我喜歡的書,我通常都會買下來。我不太買小說,除非是真實故事的小說,我通常會買與我正在研究議題有關的書籍,例如財經、房產等等。

 

我偏好實際上摸到書本的感覺,並且比較喜歡去誠品等大書店挑書。因為逛獨立書店時常常被店長認出來、並與我閒聊,如此一來我就無法享受好好閱讀書籍的感覺了。

  

因此我也很建議同學們,可以廣泛閱讀書籍。現在隨便一件潮流T-shirt就要花幾千塊、一支智慧型手機就要花上萬,但買一本好的書可能才賣300塊!而且比起一部電影平均長度2小時,書一本就可以看上6小時!相較之下,無論是要省錢、殺時間,書本都是最划算的選擇。

 

問:那麼可以跟我們說說你寫作投稿的理由嗎?

 

我之所以這麼努力投稿、並且都投給《聯合報》,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馬英九總統能夠看見我對房屋政策的看法、建議。但很可惜的是,我的稿子在紙本報紙上根本沒被刊登過。

  

如果《聯合》當時有多刊登一點我的建言,或許我也不需要去搞「巢運」這麼大的社會運動了。

 

問:所以對於抑制房價,你有什麼好建議嗎?

 

社會居住正義協會希望,政府起碼要蓋出5%的社會宅,讓買不起房的年輕人們能夠有棲身之所,目前仍有中央不願與地方協調的情形。

 

例如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政見之一,就是要蓋出五萬戶的社會宅,事實上他是做得到的,但中央政府卻寧願把土地出售給財團,也不願讓柯文哲有足夠的土地來完成這個政見。

 

這是很有政治考量的動作,若是為了替全民謀求更多福祉,中央政府應該讓自己心胸更加開闊,來完成這些對大眾有益的政策。

 

問:很多民眾也好奇,你是否有意角逐2016的立委選舉?

 

其實我非常想當立委,且已有3個第三勢力的政黨來詢問過,但都被我推掉了;因為我認為,我的「根基」還不夠穩健。

 

如果我要參選,就必須要讓全臺中、小學教師的群體知道,我之所以會出來選,並非是為了剝奪老師的權益、損壞老師的形象,相反的、是為了替老師們發聲。但目前我與各方溝通尚不成熟,且負面輿論仍四起,所以我暫時不會考慮參選。

  

但如果有機會,我不只會想當立委,更要當上教育部長!

 

 

 

問:想請問粉絲對你做過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麼?

 

其實對我熱情的粉絲大多是男性,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場在台南課綱微調的簽書會,有一位女粉絲專程南下看我,就只為了讓我替她簽個名! 

 

雖然她的誠意讓我印象深刻,但我必須要說,請大家不要把我當成「偶像」,我只是一個跟大眾沒有兩樣的平凡人,如果你們跟我要簽名的話,可以來告訴我,我會很樂意幫忙簽名的。

 

問:其實外界很好奇你的性向,你介意向大眾簡單說明嗎?

  

這種非得分出某人是異性戀,或是同性戀不可的「二分法」問題,就像「你結婚了沒?」、「有沒有生小孩啊?」、「工作領多少錢?」一樣沒有意義。

 

不過我必須鄭重回答:「性向是天生的,無法被外力改變;而本人沒辦法去喜歡上同志。」

 

但我認為,其實一個人的性向並不是最重要,重點是他所做的事情。這種問題愈是在社會上遍佈,便愈突顯出台灣嚴重的性別刻板印象。如果真要分出所有人的性向,怎麼都沒有人去問神父「為什麼不愛女人?」、「為什麼不結婚呢?」

 

問:你認為網路社群有機會改變台灣社會嗎?

 

當然可以,洪仲丘、太陽花運動都是靠網路集結的。以太陽花來說,如果當時網友們沒有藉由臉書、PTT串聯,攻入議場首日場內的數百位學生,是很輕易便能被驅離的。換句話說,藉由網路號召數千位在外圍防堵警察清場的群眾,打穩了整場運動的基礎。

 

從選舉面相來看,也可以看出這一點。去年九合一地方大選中,臺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每天無論做出什麼新動作,都會被上傳至網路酸,藍營支持者便受「沉默螺旋」影響,不敢公開說支持連勝文,使柯文哲異軍突起。

 

問:對於政府將網路上民眾的批評打為「婉君」(網軍),你有什麼看法?

 

其實這種方式可能有點一廂情願,同時也把國民黨的隱性支持者往外推了。在網路上發言的民眾,有些其實還是願意投給國民黨的,但如果執政黨將這些言論都貶為惡意批評、組織性攻擊,就很難再獲得他們的認同、只能固守原來的鐵票群眾了。

 

問:最後,想請問你如何看待台灣現在的年輕人?

 

答:我認為台灣現在的年輕人很棒,雖然有時候會覺得新世代的年輕人叛逆,但這也代表他們是具備思考能力、富有正義感的,最顯著的便是會為弱勢發聲。這都些上個世代所沒有的特質,所以臺灣未來是可以期待、有希望的。

 

 

 圖片來源:黃益中提供與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