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嗎?千年以前的中國人會用刀叉吃飯
余宗翰
2016-12-29 19:00

中國人使用刀叉進食的習慣是早於西方的。關於餐叉的發明至今仍眾說紛紜,唯一肯定的是餐叉最早在文字記錄以前就已存在,而目前出土最早的餐叉文物之一在中國。在黃河流域上游發現了近6000年前的骨質餐叉。除此之外,也發現了骨質進食刀具。這說明了早在遠古中國人就會用刀叉進食。

 

其實西方的餐叉也是很早就出現了,不管在史前青銅器時代或是有文字記錄的羅馬帝國時代,但比較可信的是那些餐叉都用於廚房料理食物,而不像現今這樣用於餐桌進食。真正確立使用餐叉進食的習慣大約在一千年前的拜占廷東羅馬帝國。

 

而中國,在先秦時代刀叉就與筷子並用進食。上古中國沒有椅子,大家都席地而坐。伺候大家進餐的司儀會用筷子幫人夾取食物,然後大家用刀叉進食。所以像西餐那種刀叉進食畫面其實可以上溯至春秋戰國時代,很難想像吧!要注意的是,刀叉進食應該只用於貴族,因為一般平民大多只能吃穀物菜蔬,很少吃肉,因而沒有什麼機會用到刀叉。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餐杓也很早就出現了

 

在距今6000年前,中國黑龍江地區部份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早期青銅時代遺址出土過骨質餐杓,代表餐杓很早就出現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古代中國人稱餐杓為匕,在漢代慢慢改稱為匙。前面說過,一般平民不用刀叉,主要用餐杓與筷子,而且一度以餐杓為主導,比如用餐杓扒飯與喝粥。先秦時代就出現很多刀、叉、匙套件,簡直就是古代中國版的西餐器具組。

 

古代中國人因為席地而坐,所以跟日本古裝劇裡的武士那樣都是以分食為主,但到中世紀高腳桌椅傳入中國,人們漸漸習慣在桌椅吃飯,然後就演變成共桌進食(總不可能每個人各據一桌吧?),合桌吃代表食物擺放在大桌各處,那筷子挾取食物的優勢就顯現了,於是不管平民或貴族,筷子都漸漸佔居主角地位。事實上,刀叉要兩手並用也不如筷子方便,進入漢代後,刀叉的出土就少了,顯見筷子的方便性早在高腳桌椅出現前就進入淘汰刀叉的階段了。

 

到了明代後,筷子佔居餐具主流地位,甚至連餐杓也不如古代那般重要了,淪為舀湯的專具,直到西方用餐習慣傳入後部份華人才出現用湯匙吃飯的習慣。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進食器具影響文化

 

有人說,西方慣用刀叉導致的分食文化讓西方人養成比較獨立的人格,而中國因為習慣共桌合菜所以比較注重家族與團體。這種看法或可聊備一格,做為文化人類學上的參考。有一點是確定的,因為筷子的方便性,中國不可能像西方人一樣發展出太繁瑣的用餐禮儀,依餐中食物不同而更換刀叉。

 

視角轉換到筷子文化與刀叉文化之外的手抓進食文化,比如非洲、中東與印度。因為他們進食都靠手抓,所以他們的食物上桌時不能太燙,也不可能出現火鍋(是的,想必有人想到某個笑話)等飲食模式,所以他們的烹煮方式是被限制的。

 

但反過來說,華人的筷子文化也對大部份的食物造成大小的限制,我們會盡量把食物做成可以用筷子挾取的大小,所以像墨西哥玉米餅或是西方牛排那種食物就比較少見。而且,我們也無法「享受抓取食物的手感」。聽起來有點好笑,但有些習慣手抓進食的人真的會重視這種觸覺享受,這是華人與西方人所無法想像的。



(首圖取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