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積極研發的騰雲二型無人機,傳出成功滯空三小時返航,證明這款大型無人機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如果三小時的時間是確定的話,將來的航程可以達到太平島,對於我方的外島防務是有意義的。
騰雲機早上2017年台北航展就已經公開,相關技術已經成熟,只是外購的美製MQ-9B型無人機的引進,而可能延期了騰雲的部署和訓練,但在調整發動機之後,騰雲機的成熟度和可靠性受到矚目,這次的長期滯空,證明騰雲的有效性,未來有發展空間。
在台北航展展示時,並沒有加掛武裝,而是以偵搜型態出現,未來如果能夠加強武器系統的功能,騰雲的功能性將更為完美。
騰雲機屬於能夠長期滯空的大型機,設計的原意至少可以在空中二十四小時,只要能夠順利完成部署,將可搭配已服役的中型銳鳶機,形成高低配,對台灣國防無人機戰力提升是絶對而正面。
只是外購自美軍的MQ-9B型大型無人機是否會影響到騰雲發展,答案似乎是肯定。
主要關鍵、在於MQ-9B型能夠結合美方的在空衛星,功能性更為強大,只是價格昂貴,而且相關技術就掌握在美國手上,所得到情報能不能分享和交流,那又是另一話題。
從俄、烏戰爭所得的經驗,功能性愈高的無人機更能主宰戰場,以土耳其的TB-2為例,它的機密性和功能級別並不高,但卻協助烏軍在戰場上取得了更多的戰果。
俄、烏戰爭未休,但無人機的角色,在將來戰場上的角色將愈來愈吃重。
騰雲機的發展,對台灣國防的至關重要,國防部一定要保有騰雲的相關技術能量,維持台灣軍方的發展。
一旦美國態度有變,台灣軍方將有機會快速建立自己的武裝,應付多變的海峽情勢,至少操之在我,不必任人擺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