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電子圍籬迷思,安全管理才是重點!
梁敏萱
2015-09-07 14:11

今年5月,台北市北投文化國小驚傳女童割喉案,震驚社會,校園安全因此亮起紅燈,台北市長柯文哲承諾將檢討並制定SOP,重建校園安全。台北市教育局14日拍板定案,決定在北市兩所國小試辦電子圍籬,並汰換老舊監視器,預估9月底完工。許多家長看好此政策能提昇校園安全,但也有議員批評柯文哲「太摳門」,認為學童安全的預算不能省。

 

然而圍牆真的是校安問題的關鍵嗎?

 

圍牆內外的迷思

 

教育部過去曾推行永續校園計畫,認為應該讓現行封閉的教育體制走出校園,與社區鄰里互動,打造成一個符合人性、安全、開放且永續的校園空間,其中「拆除校園圍牆」便成為當時重要的口號之一。

 

此計畫一出,便引來家屬及老師的抗議,認為對外開放校園環境,會讓不明人士進入校園閒盪,校園頓時成了「公園」,學生安全沒有保障,校園公共設施更可能因此遭到破壞;贊成人士則表示,校園的安全與否,並不全然與圍牆有關,校園生活更不應該與現實生活「隔離」,認為過度的保護與侷限,只會讓孩童更害怕接觸外面的世界。

 

此計畫當時雖然反對聲浪大,但隨著時代演進,全台的校園圍牆多比過去來的低矮,顯示台灣教育觀念改革上的進步。不料今年5月一起女童割喉案,卻再次掀起了校園圍牆安全的討論,反對「無圍牆校園」的聲浪再起。

 

有圍牆真的比較安全嗎?

 

校園圍牆的建立,無疑是為了防堵外人隨意進入,但翻開過去校園安全事件:

 

1984年,一名男子闖入台北市螢橋國小,將硫酸潑向正在上課的學生,造成42名學童灼傷。

 

2010年,一名男子開著滿載汽油桶的轎車,衝入新北市埔墘國小校園撞傷學童。

 

2014年,歹徒中午闖入台北市興雅國小,挾持小四男童,倒掛四層樓高的走廊欄杆。

 

轉回今年5月的劉姓女童事件,文化國小的圍牆自創校以來就未曾拆除或降低,卻仍無法抵擋歹徒的進入。

 

由此得知,圍牆的高度與防禦從來都不是校園安全的主要問題,反而應該要加強校園的安全意識,並檢視社區治安問題,透過全民的力量,來教育並保護我們的學童,使圍牆內外都成為安全的空間。

 

 

圍牆內沉默的校園

 

我也想來聊聊葉永鋕事件。

 

2004年4月,屏東高樹國中國三學生葉永鋕,於第四節音樂課下課前約五分鐘,向老師舉手表示想去上廁所,隨後卻被發現倒臥在廁所血泊中,腦部受到重創,送醫不治身亡。由於葉永鋕生前曾因為性別氣質較「女性化」,飽受同儕欺凌,學校卻未曾介入輔導,因此控告學校教務主任等人業務過失致死勝訴。

 

校園圍牆的建立,表面上或許能阻止外力進入,有時卻反成為治安的死角,許多校園罷凌事件在這堵圍牆內,消聲匿跡,更多的真相在這裡埋沒。

 

由「拆圍牆」到「建立電子圍牆」

 

現任台北市教育局局長湯志民,過去曾擔任國立政大附中的創校校長,親自參與學校建築的設計。他曾對媒體闡述創校理念為「自由、自律、創意、活力」,強調校園「無圍牆」、「無鐵窗」、「無制服」、「無髮禁」,讓學生處在學校與社區融合的自由開放空間中,才會懂得自律與獨立,並激勵師生的教學成效。

 

政大附中的創立,無疑是台灣教育的創舉,更也成為台灣新式教育「優質校園」的典範。

 

然而諷刺的是,在多年以後,卻也是由這位充滿理想的教育學者,頒佈台北市國小建立「電子圍籬」的政策。

 

電子圍牆的建立,真的是校安問題的唯一解藥嗎?透過校園管理人力的分配,建立足夠的通報機制及危機處理能力,並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或許比起紅外線的牆,要來的更為實際。而學生也不是永遠的生活在校園之中,一旦出了校園,他們還是要面對不同的安全問題。

 

安全從來都不是少數人的責任,一個地方的治安以及居民組成,或許比起這一堵水泥構成的牆,要來的更為重要。

 

圖片來源:舊社國小、維基百科

資料來源:聯合晚報、中央社、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