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契約的演進包含社會體制的形成,契約執行,執行偏離以及崩潰四個過程。傳統的社會契約由中央集權機構來執行,權力的集中會導致權力的濫用,導致執行偏離共識,最終機構可能會被推翻。
對應到比特幣,社會契約就是所謂的共識。比特幣是一種以技術加持的更好的共識執行方法,比特幣的價值完全取決於共識的價值,但它並不能改變共識。
比特幣技術層面的分叉對應的是社會契約的分裂,作者認為社會契約的分裂非常少見,理論上新分叉的比特幣毫無價值,因此分叉並不會影響比特幣對共識的執行。
事實上,分叉往往與經濟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分叉後的加密貨幣並非毫無價值。作者所推演的是一個終極形態,抑或是推演中有未及之處,這是本文留給我們的思考空間。
法幣是一種社會契約:人民賦予國家對貨幣供應和其他重要職能的控制權。反過來,國家利用這種權力來管理經濟,重新分配財富和打擊犯罪。可能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比特幣也是透過社會契約來實現的。
軟體漏洞會毀掉比特幣嗎?
2018年9月,最主流的比特幣協議中出現了一個漏洞。該漏洞讓網路可能遭受兩種攻擊:一個是攻擊者可以關閉其他人的比特幣客戶端,讓他們不能繼續運行協議執行規則,再一個是可能實施雙花攻擊。
比特幣開發人員透過升級版協議快速修復了這個漏洞。雖然這個漏洞被及時發現並且未被攻擊者利用,但卻讓一些人產生疑問:這個漏洞有多大的破壞力?如果被人利用,比特幣是否會發生通貨膨脹,這將顯著降低人們對它的信任。
社會契約理論對此可以予以堅決的否定。比特幣的規則是在社會契約層上制定的,軟體只是將它自動化。社會契約和協議層有分歧的時候,協議層永遠是錯誤的一方。協議層執行契約規則一時的失效對契約本身沒有永久的影響。
比特幣本身沒有價值,價值完全來自於社會契約層。
透過重構區塊鏈修正潛在的漏洞來消除攻擊者所造成的傷害,此舉會讓比特幣分叉,分叉後的兩個網路一個帶有漏洞,一個沒有漏洞,擁有各自的加密貨幣。比特幣所有者在兩個網路中擁有相同數量的加密貨幣,而這兩種加密貨幣的價值完全取決於市場。
在這裡,重點是要知道比特幣本身沒有價值,它只不過是分散式帳本中的一個數字。它的價值完全源於社會契約層。因此,贏得社會共識的加密貨幣將更被市場認可,擁有更大的價值。甚至可能所有經濟價值都會轉移到漏洞被修補的新網路。
當比特幣協議成功將社會契約規則自動化時,這兩個層是同步的。當軟體沒有做到同步時,社會契約會為它指引方向。最近發生的這個漏洞不會是最後一個,社會契約理論讓我們堅信漏洞可能會出現,但並不會威脅到比特幣的社會制度。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比特幣是一種可自動執行的社會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