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前傳:半世紀前,密碼學都還未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
臨淵 / 何渝婷編譯
2018-10-30 10:15

中本聰拼上了最後一塊拼圖,整幅作品的名字,叫比特幣。

 

比特和幣,皆非新名詞,但此前的世界還不存在「比特幣」這個概念,任何一個石破天驚的發現,都會在黑暗中前行許久。比特幣也不例外,此篇前傳就是從那一束光開始,向暗湧的歷史中回溯。

 

密碼學與自由貨幣的理論基礎

 

在半個世紀以前,密碼學都還未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

 

1976年,Bailey W. Diffie 和Martin E. Hellman 發表論文《密碼學的新方向》,成為區分古典密碼和現代密碼的標誌,為密碼學規劃了新的發展方向,也為比特幣和區塊鏈加密計算的誕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第二年,在這一基礎上,RSA算法誕生,即後來區塊鏈技術中常用到的非對稱加密算法,在公開密鑰加密等場景中廣泛使用。同年,美國的數據加密標準(DES)公佈,這些事情都推動密碼研究從軍事、安全等公用領域拓展到民用領域。

 

這一年對未來比特幣的出現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密碼學同時實現理論突破的,還有貨幣學。1976年,哈耶克發表經濟學專著《貨幣的非國家化》,這本書從哲學、認知科學的角度,證實「自由市場經濟」觀點。他認為政府長期壟斷貨幣發行下,長期的通貨膨脹,導致價格結構發生扭曲,從而引發多種經濟問題,因此他認為政府壟斷貨幣發行弊大於利。他在書中還提出了若干理念,如廢除中央銀行制度,允許私人發行貨幣,將自由競爭引入貨幣領域等。這些都奠定了數位貨幣與現行貨幣互相補充乃至競爭的理論基礎。

 

八十年代,密碼學加速發展。1980,Merkle Ralf 提出了Merkle-Tree 數據結構和相應的算法,它可以用來校驗分佈式網路中數據同步的正確性,後來被比特幣引入,成為區塊同步校驗的重要手段。Timothy May提出不可追蹤的電子貨幣,以獎勵保護隱私的駭客。

 

1982年,Leslie Lamport等人提出拜占庭將軍問題,標誌著分佈式計算的可靠性問題研究進入實質性階段,這一問題的研究和討論促進了零信任基礎達成共識,確保資訊傳遞的一致性。1985年,橢圓曲線加密(ECC)算法被Koblitz 和Miller各自獨立提出,使得非對稱加密體系有了實用的可能。

 

本文為金色財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於無聲處聽驚雷——比特幣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