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為何名片台語叫「妹喜」嗎?又跟日本有關
余宗翰
2017-01-17 19:15

有時候日文會保留中國古代比較文雅的名詞,然後傳回華人世界。比如日文的牙籤叫做「楊枝」(或爪楊枝),就是源自中國;或是日本的星期都用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曜日」來表示,也是源自中國。華人用數字表示星期幾雖然比較方便,卻不如日本、韓國(韓國也用曜日制)那麼有韻味。

 

在外面四處遞名片的時候,老一輩的人總會說台語「妹喜」,會不會覺得很奇怪,名片的台語怎會是妹喜?同上,也是日文留存下來的中國古語再傳回台灣華人社會。

 

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有名片

 

距今二千五百年左右的戰國時代,向達官貴會拜會時就有遞名片的做法,那時叫做「謁」或「名刺」。名刺上面會寫上自己的姓名、職稱、出身等個人資料,基本上與現在的名片幾乎相同。名刺一詞後來就傳入日本並延用到現在,日據時代傳入台灣,就唸如「妹喜」,保存在台語中。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禮失求諸野

 

中文很多古老的名詞與動詞傳入日本後就固定了,不再變動,所以在看日文文章會感到古意盎然,比如日本的吃是食、喝是飲、聽是聞、說話是言、豬是豚、狗是犬、拿是持、等人是待...

 

再比如日本的官職,中央各部機關稱為「省」,如厚生勞動省、法務省、外務省等等,乃至於地方行政建制「都道府縣」都是中國古代行政層級名稱的遺留。中國以省做為最高地方行政層級是蒙古人統治中國時的變形。

 

有趣的是,現在日本人發明的一些名詞也被他們棄置,保留在華人世界。比如「便所」,本來是日本人稱呼厠所的名詞,遺留在台語中,結果現在日本人改以英文toilet的音譯トイレ來稱呼。(日本人崇洋,有時會用外文音譯取代固有名)另外,派出所也是日本人發明的名詞,他們現在也不用了,改稱「交番」,反而華人世界保留下來。

 

學習 勉強 叫工夫

 

韓國人在不到百年前是會使用漢字的。跟日本人一樣,他們也會用漢字創造他們獨有的名詞,只是相比於中、日兩個主要語言輸出國,韓國相對弱勢,所以韓國的特有名詞在韓國之外的地區就極為少見。

 

舉例來說,名片在韓國叫「名銜」,禮物叫「膳物」,帳單叫「外上」,衛生紙叫「休紙」。最有趣的是中文的學習,在韓文與日文中都有奇特卻不失貼切的說法。韓文學習叫「工夫」、日文叫「勉強」;韓國人覺得學習要下工夫,日本人覺得學習要勉強自己。


(首圖取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