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字沒邏輯?其實繁體字也沒什麼邏輯
余宗翰
2017-01-15 14:10

台灣人之所以認為簡體字沒邏輯,主要著眼於赵、仅、礼、戏、爱、养、环、边、标、称、队、凤、冈、观、孙、潜、动等字,為了省筆劃用了不相符的聲符與義符,使學習者要多費心記憶。或者是多字通假,比如幹乾干、後后、蕭肖、雲云,這樣一來偶爾會造成辨義的麻煩,比如「武帝之后」,是指武帝的皇后呢?還是武帝的後人?

 

其實冷僻字與常用字通假是合理的,比如粘,至今僅用於姓氏,那麼使之與常用字黏通假確實可行,其他諸如卜蔔、黨党、范範、机機、夸誇、苹蘋、涂塗、并並都是簡體字不錯的革新,很省寫。然而,造成辨義麻煩的通假更多,這是簡體字無法迴避的硬傷。

 

至於第一點,關於不相符的聲符與義符,其實有些簡體字比繁體字有邏輯,比如從→从、眾→众、協→劦。大家知道繁體字多出來的部件是怎麼來的嗎?有必要嗎?

 

(很多簡體字來自草書)

 

字音流變讓繁體字偏離邏輯

 

漢字數千年來的字音流變使得許多聲符失去識音功能,比如進、嚇、證、擔、態、曬、護、運等,簡體字以字音接近的聲符改替,變成进、吓、証、担、态、晒、护、运,那不是比繁體字有邏輯嗎?

 

又或者某些聲符大家也不知道怎麼唸,如藝、竊、憲、達、遷等等,簡體字改替為艺、窃、宪、达、迁,對習字者來說哪個更好記?而且上述這五個字的聲符都極冷僻,改替後習字者就能少記一種冷僻的字符了。

 

(不到百年前  韓文也夾雜著漢字)

 

刪汰常用又難寫的聲符是合理的

 

細論之,仙的古字是僊,右邊那個聲符在現代常用字中只見於遷,如果遷改易為迁,繁體字使用者就可以少記一種字符了。至若關、聯二字,簡體字改易為并與聠,這樣關、聯右邊的聲符就會消失於簡體字的常用字庫了,邊改為边、達改為达、獻改為献也是同樣的道理。這些改異其實值得肯定,有益於學習效率。

 

再論其他,執→执、報→报、賓→宾、糴→籴、糶→粜、叢→丛、奪→夺、糞→粪、慮→虑、虜→虏、雖→虽、膚→肤、繭→茧、寶→宝、帶→带...  繁體字有較多筆劃,且大家幾乎都不知道為何要寫得這麼繁複(畢竟絕大多數的人都對文字學沒興趣),那麼,能說簡體字沒邏輯嗎?

 

(在某些場合中 大陸人仍會使用繁體字)

 

華人總以為漢字演變有其邏輯

 

繁體字使用者常說帮、为、办、图、戏、对、边、刘、齐、华、会等字沒道理,那幫、為、辦、圖、戲、對、邊、劉、齊、華、會等字大家能講出道理來嗎?

 

華人總以為漢字有一脈相承的造字邏輯,所以即便某些繁體字的結構看起來很古怪,也不會深究,想說「背後自有其理」,但文字的流變其實就是約定俗成而已,未必有一貫的造字邏輯。中共亂改漢字固然壞了很多構字邏輯,但漢字的自然演變也不會都照著邏輯走。

 

舉例來說,細、思二字的「田」字符是由代表頭頂囟門的「囟」(音同細) 省變的,省變後就看不出構字的原理了。又比如災,原本上邊的「川」字符是一個與「卅」相像的字符,代表柴薪,只是後來省變為川,如此一來表意上就古怪了。反而簡體字的灾,室內有火,表意上很貼切。

  

(簡體字雲云通假 所以有大陸人以為魂的繁體是雲+鬼)

 

所謂「漢字的邏輯」很重要嗎?

 

舉例來說,法的古字是灋,由水、廌、去三字構成,去作為灋的聲符。廌是傳說中能夠辨別是非的神獸,在爭訟中會用角去攻擊不正直的一方。法的古字很有道理、有邏輯,反觀「水+去」係蝦毁?但大家會讓灋字復活嗎?應該不會吧?

 

其他如爨(炊煮)、釁(挑釁)、鬱、龜這些繁體字都能在文字學專書中找到造字與演變的邏輯,問題是有幾個人會寫?很多人遇到這些難字只會寫簡體的衅、郁、龟,有些人甚至認不出釁與爨這兩個字。

 

所謂「漢字的邏輯」在實用價值面前值幾個銅板?

 

(漢字的正體寫法不斷變動)

 

知己知彼  百戰百勝

 

並不是說大陸的簡體字比較優,整體而論簡體字可以詬病的地方多於合理的改易,只是應該知己知彼、理性討論,不然跟對岸的人玩「繁簡之爭 Online」會被慘電。

 

繁體字使用者喜歡拿「爱」這個字做文章,說爱無心何以為愛?那如果簡體字支持者回你「禮義廉恥的廉、和平勤樸的和也沒有心呀!」該怎麼回答呢?

 

又,「朋友」兩字也沒有心喔!


(所有圖片均取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