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該怎麼孵育音樂劇人才!
專欄作家林采韻
2016-10-29 10:19

 

他們是舞台上的音樂劇演員,且非初生之犢,有的已經小有名氣,甚至站上主角之位,然而過去一個月,他們放下手邊的一切,全身投人由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行的「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每日8點半上課,練到摸黑回家。他們的投入,意指整個十月,他們沒有辦法外接演出,荷包進帳大幅縮水,但是他們因為自己的選擇甘之如飴,在老師面前他們放下「身段」重練「聲段」,他們因「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這樣的景像,一方面展現這批音樂劇演員的幹勁,另一方面凸顯國內學習音樂劇的現實狀態。台灣音樂劇演員,多數靠土法煉鋼而成。資深一點的演員歷經的是聽卡帶看錄音帶狂練的時代。年輕一點的有機會在台灣舞台,親炙百老匯的音樂劇製作,透過網上獲得的豐富資訊,增進自己的視野。更年輕一點的,有管道在學院的教育中獲取養分,進一步有機會選擇到國外觀摩。然而,音樂劇畢竟在台灣還處於發展期,未成產業之餘,教育系統也未臻成熟,演員大多在一次又一次的表演中跌倒站起、成長茁壯。

 

一位音樂劇演員,基本上必需具備唱、跳、演的功力,能將三者全面做好,不是容易的事,等於一個人身上必需凝聚演員、舞者和歌者三種角色。然而如此高難度的藝術要求,單靠演員自我學習,或有限的教育資源挹助,理當不足。尤其,在此情況下,演員和劇團不時還要遭受外界嚴苛的檢視,比如在公部門補助的歸類上,音樂劇總是難以獲得正名,甚至落入邊陲,戲劇類認為它不夠戲劇,音樂類認為它專業性不足,舞蹈類認為它只是用肢體作態,如此偏頗的概念又讓音樂劇演員情何以堪。

 

因為是土法煉鋼或半路出家,音樂劇演員多半具有自知之明,自己的極限在那,是否遭遇瓶頸,有什麼需要補足的面向,大家總能惦得出斤兩。也因此,每每有國外老師來台,他們總是孜孜不倦,就算戮力參與長達一個月的課程在所不惜。

 

「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由11位外國師資組成,對這些學員來說,並非盲目認為國外的月亮比較圓,而是音樂劇在西方已具百年歷史,在時間長河中,必定發展出一套有效訓練演員的方式,而且跳脫語言不受限制。他們藉此機會尋得音樂劇演出方法的根基,補足過去沒有機會打下的地基。過去舞跳不出勁,是因為施力不對;歌聲無法穿透,是因為發聲錯誤;演戲律動感不足,情緒張力不夠,是因為缺乏正確的訓練。找到自己的弱點,從中下手,每日的勞累自然從成就中被洗刷。

 

 

音樂劇演員的培育,絕非便宜和簡單之事,對照對岸人才被訓練的方式,因為市場規模大,有利可圖具有想像,學院中的音樂劇系竄起,但發展太快,一不小心也會落入有系無師的窘況,因此雖說大陸人口多人才濟濟,但要符合國外音樂劇演唱的標準,過去幾檔中文版的百老匯音樂劇,在找演員時,並非一帆風順,英雄帖也就不忌諱的向其他華語地區灑去,一方面招才,一方面也發揮宣傳效果。

 

11月份由廣藝基金會舉辦的華文原創音樂劇節,在國內兩檔演出外,邀請了香港普劇場《沒有人造衛星相撞的夜空》和大陸念劇場《撒嬌女王》,相信從中可約略推敲兩地音樂劇演員的狀態。《撒嬌女王》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出品,導演何念被視為吸票機,這齣訴諸都會男女、小資白領,標榜愛情的音樂劇,從舞台劇翻修而成,台上只使用四名演員,台灣演出之後,明年春節檔期於上話再次搬演。

 

上話如何看待音樂劇?上話旗下擁有場地和演員。音樂劇製作走的是小品路線,與製作或引進大型音樂劇的公司和場館有所區隔。在《撒嬌女王》之餘,上話有一齣長年搬演的作品,以購買百老匯版權進行中文化的《I Love You》。此戲動用的演員也很精簡,也是四人,這齣戲每年總是要演出一回,一回的場次不少於30場,10月剛慶祝150場演出。《I Love You》對於上話是有功能性的,背後最終任務是培養年輕的音樂劇演員,主要讓旗下演員有磨刀的媒介,因此每年演出的卡司,不停替換,如同經過《I Love You》洗禮,便向上跨上一階。

 

不過,只要些微對音樂劇有點概念,便知道一齣音樂劇成型,演員只是製作的重要環節之一,音樂劇成不成功,涉及到劇本、作曲和導演等,有時製作人的嗅覺也會產生相當的作用。劇本、作曲是音樂劇創作不能省去的一環,兩者的配合得宜,才有機會在市場走跳。就如同音樂劇經典中的經典《歌劇魅影》、《悲慘世界》等開創了傳世的成功。

 

因此,音樂劇人才的培育,應該被視為長遠大計,目前華人地區尚未誕生一齣有藝術指標、市場指標的音樂劇製作,可見長路漫漫,必需透過多重階段和多方觸角的人才培育,才有機會完善。反看目前百老匯紅到發紫的音樂劇《漢彌爾頓》,在人才濟濟的美國,依然投入8年的功夫,期間經過無數的修整和嘗試,才達到今日的榮景。由此可見,音樂劇要成功,必需決心朝向長線佈局,人才的培育更不能追求速成需要耐心孵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