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AI實驗室主任:擔心人類被機器取代?真的想多了​
合作媒體:界面 / 陳培愷編譯
2018-11-15 14:50

人類是否會被機器取代?什麼時候才會出現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即人工智慧的普適化)?在11月13日舉行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中國峰會上,界面新聞採訪了MIT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羅斯(Daniela Rus​)女士。她認為,擔心AGI就和擔心移民到火星上的人口過剩一樣遙遠,人工智慧只是服務人類的工具。

 

作為世界最知名的高等學府之一,MIT對「智慧」的研究採取了人機結合的綜合角度。據MIT負責學術發展的校長格里姆森(W. Eric L. Grimson​)介紹,「MIT智慧探索」(MIT Quest for Intelligence)項目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人類智慧和機器智慧的科學及工程學研究,名為「核心」(The Core)。「核心」項目旨在透過電腦科學,推進我們對人類大腦的認識,同時透過腦科學的發展推動人工智慧。​第二部分「橋樑」(The Bridge),旨在確保AI最新技術能被迅速應用到MIT的科學發現和工程研究當中。

 

羅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MIT人工智慧研究成功的關鍵,就在於研究人員一直以來擁有的對未來的願景和想像力。他們所要做的,就是以AI為工具為其他學科的發展助力。

 

 

對於記者提到的AGI問題,羅斯表示,人工智慧會給每個人的生活帶來益處。她說:「(人工智慧)工具本身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於人們如何使用它。」

 

而根據羅斯的觀點,我們離AGI還非常遙遠。她說,擔心AGI就像擔心火星上人口過剩一樣。與其擔心機器會替代我們,還不如關注機器能如何支持我們。​

 

另外,界面新聞還針對人工智慧技術所引起的哲學和社會倫理問題,向她提問:「您認為人工智慧倫理是否應被融入到電腦科學和AI研究之內,還是說它是屬於哲學系統內的一門單獨學科?」

 

羅斯表示:「當我們開發某種技術的時候,確實要非常注意它的社會影響。發展人工智慧要求消費者對人工智慧產品的公平性和社會責任,有絕對的信心。當然首先要確保訓練機器的數據本身的品質。但是我認為我們才剛剛認識到人工智慧產品的巨大影響,需要多個學科的共同努力。人工智慧倫理非常重要,我們才剛剛意識到倫理對人工智慧研究的重要性。​​」

 

(以上圖文由界面新聞授權,原文:麻省理工AI實驗室主任:擔心人類被機器取代?真的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