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湖四處飄泊的大俠們 xa0xa0靠什麼維持生計?
余宗翰
2017-01-02 08:00

武俠小說畢竟算是種浪漫文學,所以那些不事生產的「踢頭人」可以動輒丟出幾顆碎銀、買牛肉配酒(古代牛肉貴呀!),好像他們都有人包養似的。

 

說包養有點好笑,但在古代,確實有些游俠劍客真被一些「潘仔」養著做門客。

 

你對俠的定義是什麼?

 

看多武俠小說會以為所謂俠都是愛惜人命、不做卑鄙勾當、討厭仰人鼻息的狷介之人,當然這種人在現實中一定也有,但在中國的史藉記載中,對俠的定義很廣。據史記中《游俠列傳》所載,有些游俠在生活不如意時也會做一些違法犯禁的事,也因而才能解釋為什麼俠客明明不事生產還能活得好好的。

 

 

其實未必都是游走於法律邊緣,俠客的營生手段是很多元的,以下條列。

 

一、做門客

 

中國雖然崇尚文治儒道,但至少在明清以前民間都是尚武的,民間有很多游俠,而且不少血氣方剛的男子也崇尚會武有豪氣的人。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貴族養門客的文化就很盛行,其中就有不少是俠客武士。俠客們與收養的人意合則留,以後或許可以幫他們辦事,不合就走。

 

二、受人贊助

 

前面說過,人們總是欣賞豪俠之士,所以俠客就會有市場。根據《魏書》對當時名士薛安都的記載,薛年少勇猛,愛結交俠客,名氣很大,因而「遠近交遊者爭有送遺,馬牛衣服什物充牣其庭」。那些想結交薛安都的人送了一堆厚禮,然後馬、牛、衣服充斥薛家庭院...  真的是人生勝利組。

 

三、搶劫、勒索

 

古代官方向來禁俠是有原因的,因為俠客們喜歡以武犯禁。在一些法制不修的時代,甚至官方還會默許這些違法情事。根據《世說新語  任誕篇》,東晉北伐名將祖逖本身也是一名俠客型人物,物以類聚,其門下也收容了一眾豪俠。有時遭逢饑荒時祖逖還會貼心地問那些豪俠們「要去南塘晃晃嗎?」南塘是當時有錢人的聚集地,祖逖的意思就是「生活還好嗎?要不要去搶一下那些有錢人?」

 

四、雞鳴狗盜

 

除了一些明刀明槍的搶劫,包含私鑄錢幣、販賣私鹽、盜墓等雞鳴狗盜的牟生手段也是古代游俠的營生之一。

 

五、與鏢局往來

 

鏢局的出現據信在明朝,因為保障財物運輸的需要,鏢局生意在明清大盛。經營鏢局除了靠刀子,還要靠面子,鏢師們平時就要跟走鏢範圍內的各色強人、游俠、地頭蛇打交道,之間財物輸送自然免不了,其中名氣大的人物如果結為朋友以後也可請求互為照應、或代為疏通關係。這麼一來,那些俠客們又有一筆額外的收入了。

 

(所有圖片均取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