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八仙事件新聞漸淡,台灣社會似乎又遺忘了,正在治療與復健五百多位年輕人。現在的個位數死亡者,也已經成為報紙上的「計數器」,編輯們用不帶血淚的通訊社寫法,來理性的告知社會大眾一位又一位,年輕的隕落生命。
八仙樂園彩色趴體爆炸事件,先前也產生許多檢討受害者的言論,其中不乏對性別與與刻板印象,例如「讀的是靠臉系的被火燒成這樣,前途黯淡假使又沒人認養,要我也活不下去。」、「這種去party亂搞的機率比燒傷面積比率還高。」、「玩這種真是出事活該。」,弔詭的是,這樣的發言,還能引起不少共鳴。
趴體=毒品+酒精+情色?
趴體源自英文(Party),或稱聯歡會,通常是社會中的人們聚在一起打算主要用於慶祝和休閒的一種方式。為何在台灣,趴體卻被冠上負面意涵呢?不少人提到趴體,總聯想到「毒品」、「酒精」、「情色」,參加趴體的就是一些「愛亂搞」的人。不過到底怎樣叫做「亂搞」呢?男女之間合意性交需要被撻伐嗎?且矛頭總是指向女性?此次八仙受害者多屬年輕族群,不少輿論認為年輕人思慮不周,愛玩活該,參加這種場合自作自受等等,此現象透露出台灣對年齡的歧視與世代斷層。
媒體的正妹文化?
媒體在這次事件中有關受害人的標題多半聚焦在女性受害者,並以少女、美女等字彙呈現於標題,如「網拍麻豆四肢燒傷 見父親勇敢不說痛」、「我女兒很美 這輩子毀了」等,甚至會強調女性的職業類型。並著重刻畫受害者外觀與事件的悲慘情形,試圖引起閱聽者同情心,此種以性別增加其效果,消費受害者的行為似乎有所不當。
台灣缺乏性別教育
台灣的性別意識與性別教育是不被提倡的,試回想求學時代,當罷凌與性侵事件發生時,校方與家長總是花更多時間在歸責,花在探討事件脈絡的比率幾乎是零。
圖/Color Play Asia - 彩色派對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