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槍擊案頻傳!美國佔全球三分之一
郭珈寧/編譯
2016-10-10 16:18

 

一名槍手闖入美國奧蘭多一家同性戀夜店,開槍打死至少50人,兇手本人隨後也被擊斃。

 

這是美國繼「911」事件後,死亡人數最多的恐怖襲擊事件,也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槍擊事件。

 

而就在前一天晚上同樣是在奧蘭多,從選秀節目《美國好聲音》出道的歌手Christina Grimmie在簽唱會現場遭槍擊身亡,之後襲擊者亦自殺。

 

在美國發生槍擊案的頻率似乎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個國家。據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美國是世界上發生大規模槍擊事件最多的國家。

 

阿拉巴馬大學犯罪學副教授Adam Lankford撰寫的這份報告顯示,從1966年至2012年期間,美國共發生了90宗大規模槍擊事件(這裡「大規模槍擊事件」指的是死亡人數在四人以上的公共槍擊案,但不包括幫派火拚和家庭槍擊事件)。同期,全球發生此類槍擊案共292宗,美國占比接近1/3,對於一個人口占全球比重僅5%的國家,美國槍擊案發生頻率確實高得不同尋常。

 

是什麼讓美國出現了那麼多的大規模槍擊案呢?

 

模仿效應

 

去年7月份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的研究報告顯示,有證據表明,校園槍擊案和大規模槍擊案有「傳染性」,20%至30%的此類槍擊案是「被傳染」的結果,而且「傳染期」長達13天左右。也就是說,在一宗槍擊案發生後的兩週時間裡,發生另一宗槍擊案的概率會上升。

 

CNN援引報告主要作者、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教授Sherry Towers的話說,新聞媒體的關注就像是一個「傳染的媒介」,讓那些能獲得槍支、可能又有精神疾病的「易感人群」受到影響。數據顯示,一旦此類易感人群從媒體上獲得了槍擊的消息,他們更有可能採取類似的行動。

 

媒體報導量的多少是決定是否出現模仿效應的關鍵。西北大學犯罪學家Jack Levin指出,過度的媒體關注才會產生模仿效應,「我們把惡魔變成了明星」。

 

美國的模仿效應格外明顯,因為人們在美國比在其他國家更容易獲得槍支,Lankford認為,能否獲得武器是預測此類槍擊案的重要指標。

 

「人手一槍」

 

美國擁有的槍支數量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皮尤研究中心2013年的調查顯示,美國人擁有的槍械數量大概在2.7億至3.1億支之間,按美國3.19億人口計算,平均每個美國人就擁有近一支槍械。而實際擁有槍支的美國人比例略高於1/3,據皮尤的調查顯示,37%的美國人說他們自己或者家人擁有槍支。

 

Lankford在此前的研究中曾寫道,美國人持槍狀況是它和其他國家最為不同的地方。根據他的研究,一個國家持槍比例和大規模槍擊案的發生數量存在明顯的相關性。由於美國人持槍數量在全球名列前茅,這直接導致了該國大規模槍擊案發生頻率高於其他國家。

 

 

大量的槍支帶來的結果就是槍擊案頻發。此前有報告顯示,美國每天平均超過90人死於槍下,既有他殺,也有自殺。

 

在擁有槍支第二多的國家印度,民眾持槍的數量大概有4,600萬支,儘管印度人口數量超過12億,但該國在大規模槍擊案數量排名中,連前五名都排不上。

 

更為嚴格的槍支管理是槍擊案減少的重要原因。比如在澳洲,在1987年至1996年發生了4宗大規模槍擊案之後,該國輿論開始反對持槍,之後國會通過了更為嚴格的控槍法案,從那以後澳洲再沒發生過大規模槍擊事件。

 

然而,美國情況和澳洲十分不同。皮尤研究中心另外一項調查顯示,在美國發生轟動一時的大規模槍擊案後,美國人反而更傾向於擁有槍支,而不是像澳洲那樣支持更嚴格的控槍法案。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年年初頒佈控槍令時,立刻遭到了共和黨人的反對,他們中的許多人認為控槍令只會傷害守法的美國人。當時正在參加總統競選的共和黨人盧比奧說,禁槍令只會讓守法公民更難買槍、更難以保護自己的家人。

 

「渴望出名」

 

Lankford認為,渴望出名是這代美國人追求的最為重要的目標之一,人們甚至可能通過一項類似伊斯蘭聖戰這樣的「事業」來達到出名的目的。毫無疑問,無論是為了事業還是為了他們自己,恐怖分子們都想名揚四海。

 

他說,如果這一次奧蘭多襲擊是由伊斯蘭極端主義思想推動的,可能也符合這類恐怖分子不能容忍同性戀、想通過聖戰「事業」出名的特點。

 

Lankford說,那些渴望出名的大規模槍擊案兇手們會試圖屠殺更多的受害者,我們把這個看做類似一場競賽,讓人不寒而慄的是,如果殺更多的人能帶來更大的名氣,下一個槍手可能會試圖找到「創新的」辦法獲得更多的關注。

 

「現在讓人擔心的是,下一個希望得到同樣多關注的槍手可能正在躍躍欲試。」他說。

 

(文/界面新聞記者張潔華)

 

 

圖片取自pexels

以上圖文,由界面新聞授權。

界面新聞只服務於獨立思考的人群,據說全中國最牛的記者都在這裡寫稿。想勾搭他們就速速下載「界面」APP。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