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建成圓環 曾經的台北之胃
余宗翰
2016-12-12 16:35

講到建成圓環,大家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馬英九的敗蹟,一個曾經全台知名的小吃攤聚集地弄成如今的淒涼光景,相關的檢討已有多人著述,但關於老台北人對建成圓環的唏噓,必須讓大家知道它曾經的榮光才能體會。

 

建成圓環原本是個公園

 

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偌大台北城各區的繁盛與衰敗自不例外,現在台北最熱鬧新潮的蛋黃區是東區,但幾十年前東區還是少開發的郊區,最熱鬧的地方在今天的西門町與大稻埕一帶。建成圓環,又名台北圓環,位於臺北市重慶北路一段與南京西路的交叉路口(圓環坐落的區域以往歸建成區,後改制為大同區),是日本人在19世紀末規劃出來的路口圓形公園。這種設計在台南較多,台北較少見。

 

建成圓環一帶以往十分繁華,工商雜處,因而建成圓環裡就林立著各家攤販,週邊也環繞著眾多高級酒肆,是四方輻湊的美食區。但二次大戰尾聲時,日本人為了防範美軍空襲,將建成圓環改成防空蓄水池。

 
 

台北之胃

 

光復後,那些自建成圓環遷出的攤販又漸漸回流,再度成為攤販的聚集地,1954年,建成圓環附近攤商自己募款規劃,圓環、南京西路與保安街一帶形成當時台北最大的圓環商圈,十分興旺,與南邊的龍山寺商圈齊名。與過往相比,建成圓環的攤販變得更加多元化,除了小吃,也賣一些雜貨,也有一些走唱藝人、野台表演等等,成為重要的庶民生活廣場。當時,建成圓環周遭無比熱鬧,店肆林立,號稱是台北之胃、台北的廚房,承載了老台北的味覺經驗,很多老台北人講到「經典」的老味道很多都會回溯到建成圓環一帶。

 

除了「頂港有名聲」,「下港也出名」,很多南部來的學子、商販來到台北也會到建成圓環來朝聖,嚐一下台北的好味道。

 

好景不常

 

隨著台北的發展重點不斷向東移,以往東邊的農田區慢慢縮小,被水泥大廈取而代之。相對地,西區就漸漸沒落,唯有鐵路與捷運經過的台北車站與西門町一帶維持繁榮,以北的建成商圈與大稻埕都走了下坡。1990年後,店家簇擁的建成圓環可能疏於管理,連續遭遇兩次嚴重的祝融之災,生氣遭到打擊。

 

雖然店肆雜亂而擁擠的建成圓環是老台北回味過往的小吃重地,對於市政府來說建成圓環卻是落後市容的代表。經過兩次火災後,市府終於請建築團隊將建成圓環打造成具玻璃圍幕的新型商城,卻因為動線不良與未顧慮到的空調問題等因素,建成圓環的嶄新面貌反而成為它的致命詛咒,從落成的2002年至拆除的今日,建成圓環都一直未復興過,佇立在大同區重要的馬路交口不斷嘲笑政府的欲振乏力。

 

(所有圖片均取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