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航結業,台灣的低成本航空還能走多遠?
潘夏欒
2016-08-10 16:30

創立於2014年初,首次飛行在2014年12月的威航,昨天宣布將在今年10月1日後停航並併入母公司復興航空。據報導稱,復興航空旗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威航在兩年內已燒掉近半資本額;而台灣另一家國籍低成本航空台灣虎航,在早些時間同樣被揭露處於虧損狀態。

 

低成本航空都虧損?

 

其實並不,中國大陸的春秋航空,是低成本航空公司中的佼佼者。根據財報披露,在2015年淨利潤達13億人民幣(約新台幣62億)。除了中國大陸的國內航線,還發展到東南亞東北亞等國際航線以及設立日本分公司日本春秋航空;以及從航空產業涉足到飯店產業,在日本自建酒店。

 

亞洲航空(AirAsia),紅色的機身紅色的制服你一定有在機場看到過。在2001年因經營困難被以1令吉出售,2002年在新買主的運營下不僅還清了債務,還成功的使公司盈利。直到今天,在亞太地區多處設立分公司,還開設專經營長程航線的子公司全亞洲航空。可以說亞洲最大最成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非亞洲航空莫屬。

 

還有很多我們所熟知的航空公司,都達到損益兩平或盈利。如新加坡航空旗下的酷航,網路上甚至被戲稱航班運人只是附帶的,而真正能帶來收益的是運貨。

 

(亞洲航空,圖片來源於Jetphotos

 

低成本航司並非都會成功

 

當然並非所有的低成本航空公司都能成功盈利。香港甘泉航空公司在2005年成立,初期以大型客機運營洲際長途客運航班,經營模式與低成本航空公司相類似,但在成立三年後因長期虧損而停業。

 

看中國大陸的春秋航空,母公司春秋集團是以國際旅行社起家。在國際旅遊行業經營了十多年後,深知旅客的需求,因而建立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中國大陸除了佈局一線大型城市外,主要是以二線城市為主,並推出99元人民幣(約460元新台幣)的機票來吸引眼球,達到推廣宣傳的目的,最後慢慢的使得低成本航空「以通航為目的」的觀念進入中國人的意識中。

 

並且在中國大陸境內開設了部分「金母雞」的航線,以此來補給部分虧損航線。春秋航空能成功的原因,還有一個是因為部分二三線城市的通航機場,只有春秋航空有航班,把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進行聯繫起來。當一條航線只有一個航空公司的時候,就會行程航線的壟斷,這樣在價格和機場地勤就會變得可控。

 

(春秋航空接收第60架飛機,圖片來源於微博

 

即使這些二三線城市的通航機場是虧損的,但當地政府為了保持商務客流和居民出行,會適當的在一段時間內對運營該航線的航空公司進行補貼,從而使得航空公司收益兩平。

 

再看新加坡的酷航,網路上總說「讓酷航盈利的不是客人,而是貨物」、「不載人沒關係,機腹的貨物也足夠損益兩平了」。說到底酷航除了運人能夠獲得收益外,更多的是靠運貨來增加收入來源。而且對於台灣地區,酷航有「第五航權」能夠從台灣出發飛抵日本;同時也有飛抵新加坡的航班。

 

日本航線在國籍傳統航空都把價格殺低的情況下,低成本航空的確沒有好的價格優勢。但是在新加坡航線,國籍傳統航空的票價卻遠比低成本航空要來的高,因此一部分背包客或出行預算沒有那麼高的乘客,就會選擇低成本航空做為出行的交通工具。

 

(威航,圖片來源於JetPhotos

 

從這裡再看回威航,根據民航局公佈的數據,105年1月到6月威航載客率(皆有桃園機場出入境)均比平均載客率低,唯獨泰國的兩條航線在平均載客率之上。然而這裏面,桃園飛清邁航線還是威航獨佔,但這裡僅僅只有72%的載客率。這條航線是否盈利無從得知,但是即使盈利,盈利也不足以補足其他航線的虧損。

 

載貨甚少,載人也不足,不能通過貨運的收入來增加收益。而且母公司在經歷兩次空難後已滿目蒼夷,收掉子公司實屬壯士斷臂之舉。但以目前興航的運營能力,大型飛機退租、航線減少、價格大促銷,但是還是沒有人肯坐興航,這樣還能撐多久呢?

 

威航收掉了,虎航就能一家獨大了嗎?我看不一定。

 

面對國籍傳統航空公司大推低價票,台虎的母公司華航有「樂Go」機票商品,長榮航空亦有推出「經濟艙超值價」機票商品。這些其實也都是蠶食了低成本航空的市場,在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出行時間更好」、「飛機舒適度更高」、「免費托運行李額以及餐食」都會是旅客選擇傳統航空的原因。

 

(圖片來源於台灣虎航官方臉書

 

再來就是外籍低成本航空,航線有進入台灣的就有香港快運、捷星、香草航空、春秋航空、樂桃航空等;往往在相同航線上,外籍低成本航空推出的價格更低,也更能吸引旅客搭乘。

 

所以啊,自身內部問題都還沒解決,還要去應對外部的競爭者,台灣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所要面對的問題還很多呢。僅剩的一家國籍低成本航空,在島內已經少了競爭對手。更應該從人事、運營、行銷等手段方向上多下功夫。

 

多找有低成本航空運營經驗的相關人士加入團隊,低成本航空和傳統航空本來就有一定的差異;在航線上注重差異化,盡量不與母公司(中華航空)的航線重疊,才能更好的「使資源用在刀刃上」;行銷手法上多參考國內外的模式,但務必注重在地化和差異化,適應台灣市場,適應台灣人,才能使大家在選擇低成本航空公司出行的時候,優先選擇國籍低成本航空。

 

(首圖來源於Vair官方臉書

 

延伸閱讀:你搞懂你適不適合搭廉價航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