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下人的眼裡,完美的水煮蛋表面像白玉一樣光滑,沒有指甲摳掉一塊蛋白的痕跡,也沒有凹進去的地方,蛋白像果凍而不是橡皮,蛋黃不管是半生還是全熟,顏色都應該有一種朝霞般的漸變,而不是單純的過度熟掉的黃色。
但是這樣的水煮蛋在現實中太少見了。雖然有很多文章會告訴你如何完美的剝雞蛋,但是說實話沒有100% 成功的方式。而且除了剝雞蛋,水煮蛋怎麼煮,到什麼火候也是一門學問。就連高級餐廳的大廚,其實也沒有百發百中的方式,一般來說他們都會煮三倍的雞蛋,煮好的給你吃,不太完美的他們就拿去做員工餐了。
關於煮的長話短說版:一定要先燒開水,再放雞蛋進去。
溫差非常重要。上圖左邊的雞蛋都是直接放進冷水開始煮的,右邊的都是先燒開水,再放雞蛋進去煮的。不僅如此,最好是直接從冰箱進滾水,不需要先拿出來在室溫裡過度。但是一把雞蛋放進滾水,你就要立刻把火關小,只需要水面有一點點幾乎察覺不到的翻滾就行了。這時你需要計算一下時間,全熟需要11 分鐘,半熟需要6 分鐘。時間一到,麻煩的事情才剛剛開始。
~贈送一個煮雞蛋時間表~
記住一定是要滾水進入,然後立刻小火的狀態下,上面的時間表才有效。
關於剝的長話短說版:最完美的雞蛋是要放一天再剝
大廚反複試驗的結果是:先把雞蛋從鍋裡撈出來放在「冰水」裡,注意不是冷水,而是加了冰塊的冰水-- 15 分鐘。這時雞蛋應該完全冷卻了,然後再把它們都放到冰箱裡「過夜」,第二天取出來在水龍頭下面,淋著冷水小心地剝。要想成功機率最高,只能這麼做。
如果你想吃熱的雞蛋,那只有碰碰運氣了。
讓我們再來看看細節:新鮮程度有關係嗎?
有關係,但是結論可能和你想的剛剛相反!剛下的雞蛋其實不好剝,會和蛋殼黏連。但是如果你不是直接從農夫手裡買的,或者是自己院子裡的母雞下的蛋,應該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因為一般超市的雞蛋怎麼也有1 個月了吧。超過 2 週的雞蛋都不會太好剝。
再說一句關於滾水開始的重要性
更多細節給你:其實熱啟動對於煮出來的雞蛋質量也有關係,因為蛋白和蛋黃在不同溫度下會到達完美的狀態。蛋白需要82 度到達完美,再熱就變得像橡皮了,而蛋黃只需要76 度,再高就會乾乾的,像粉筆。可是如果只考慮要好剝,你需要100 度的高溫持續煮。
你有兩個方法來解決這個難題: 1. 用煮:滾水加入雞蛋時大火煮30 秒鐘,然後調小,當水只有一點點波浪的時候,大概是80 度左右的水在煮表面,而到達蛋黃的溫度自然會低一些; 2. 用蒸:因為蒸汽的密度比較低,所以可以更加勻速的加熱。雖然要煮好蛋黃,一般來說蛋白都會有點過,但是用蒸有一個好處,就是放雞蛋的時候要慢點,不至於扔個蛋到水裡就觸底破了。
送一個 TIP 給處女座
你有想過為什麼雞蛋煮出來有時候後不會是一個完美的橢圓嗎?因為雞蛋裡的氣泡會在雞蛋上留下一個小酒窩,或者是一個大大的火山口。如果你事先用大頭針在雞蛋胖的那一頭戳一下,煮蛋的時候空氣會被慢慢擠壓出來。 但是這樣做也有風險,就是水也有可能進去,造成煮出來的蛋表面像月球一樣是凹凸不平的。
對了,那不用冰水冷卻有什麼區別呢?
除了讓雞蛋好剝一些,冰水冷卻的雞蛋也不會有酒窩。這可能是因為剛煮好的蛋還沒有完全成型,在胖胖的那頭還有一些蒸汽。冰水驚一下可以讓這些蒸汽變成水,隨著你剝蛋殼的時候流出來。但是煮好的雞蛋不剝,可能就被那股氣頂著,變硬之後就留下了酒窩。
這兩個 TIPS 會讓你的成功率大增:
1. 先把整個雞蛋都敲碎了
2. 然後放在水龍頭下面邊剝邊沖洗
最後給你一個永遠不會失敗的秘訣,對要吃蛋的人說:
尷尬和愚蠢的是自己沒剝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