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愛湊熱鬧 一句話比賽論各種跟風
鄺郁庭
2015-08-22 21:54

由知名插畫家「翻白眼吧!溫蒂妮小姐。」發起的活動「一句話恐怖故事大賽」,引起十萬多個網友共襄盛舉。雖然活動結束了,但是卻引發了「一句話」的風潮,有「一句話惹毛記者大賽」,也有「惹爆女友的一句話」「奧客經典語錄大賽」等等的類似比賽,一樣也吸引不少的網友參加。

 

前陣子還在熱潮的「颱風天就是要泛舟啊,不然要幹嘛?」,不只捧紅泛舟哥這個人,還捧紅了這句話。當網友還一窩蜂的在玩「颱風天就是要XX啊,不然要幹嘛」,媒體首先就跟風,下標就下「XXX就是要XXX啊,不然要幹嘛?」引發了造樣造句的狂潮。

 

還有許多說也說不清的跟風現象,不管是「X很大」「那些年,我們一起...」,所有人當下一股腦兒的玩梗,走在風潮前頭。但當全部人,就連爸爸媽媽都會跟著用的時候,就開始覺得無聊、膩了,看到別人還在玩就覺得low「是時候該換梗了」

 

不只存在在網路或大眾媒體上,現實中的社會也是這樣。看見別家產品似乎做了一個很不錯的創意,就要跟進學習製造。看到別人的投資回饋似乎不錯,就要跟著跟風拿回饋。

 

那麼究竟台灣人這種「跟風」現象是源自於甚麼?使用「泛舟梗」是覺得這個梗很酷沒有錯,但能不能解釋成「因為我知道泛舟哥的梗,我用了所以我很酷」,讓別人看到自己有跟在風潮的前頭,所以是一種炫耀的感覺?繼而的別人也不服輸「我也想要很酷」,開始跟著造樣造句,跟著這股風潮走。

 

還是這樣的現象可以解釋成,是台灣人的不服輸?「你的雞排裡包了起司,那麼我的雞排裡要包香腸」那麼這一部分也牽涉到營利、經營策略,是不是也有在較量這個的原因?

 

抑或是這樣的現象要解釋成,台灣人天性幽默可愛,覺得這種風潮很有趣,而kuso正是現這這個社會所需要的,所以應該帶給社會歡笑與快樂。


不管是甚麼原因,我都覺得跟風現象很有趣,也覺得在臉書上看見眾多朋友在這些現象中玩的不亦樂乎非常可愛。所以不管是甚麼,我都覺得,也許這是一種特色,更何況並不害人,就讓這些現象,帶給我們生活中一些可當成茶餘飯後的話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