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世界:非此非彼,亦此亦彼
風青萍/張詠晴編譯
2019-05-07 09:00

 

每一次的技術革新,都如同暗流湧動,在不經意間悄然蓄勢,一朝時機成熟,便噴湧而出,成為改變社會的巨大推手。在每一波浪潮來臨之前,都不是偶然。叛逆的影子裡,夾雜著現實世界的痛苦基因。效率的低下,讓工業革命得以在一片非議中誕生,資訊的不對稱,讓互聯網革命得以順利侵入實體經濟,甚至一度成為產業的當紅明星和救世主。

 

互聯網掀起的滔天巨浪,讓傳統實業驚魂未定,生死未卜之際,橫空出世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技術。無論我們是運動員、監管者,還是投資者,都必然成為不可遺漏的時代的「親歷者」。或主動或被裹挾進滾滾前行的時代浪潮中,因此受益,也會為此遭殃,結果如何,取決於我們如何抉擇。

 

短期看,技術決定門檻,長期看,思想決定成敗。先有了馬列主義,再有了一個嶄新的中國;先有了明治維新,再有了一個脫胎換骨的日本;先有了《自由憲章》,再有了海納百川的強大美國。雖然行動中總結出主義,產業裡蘊藏著思想,技術上折射出價值觀,但是主義先於行動,思想先於產業,價值觀先於技術卻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律。「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區塊鏈之於互聯網,如同大學之於中學,互聯網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基,既改造了產業格局,也革新了思維理念。透過互聯網的輸灌,構築了區塊鏈的水壩,從資訊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聚變的當下,我們該如何昇華思維,摒棄落後,擇其善者而從之?

 

區塊鏈思想是修煉內功的心法易筋經,是導引方向隨時糾偏的指南針,是生出不竭勇氣的引擎,是鼓舞希望的一輪旭日。

 

迎著區塊鏈十年的風口,我們需要弄清楚,引領區塊鏈未來發展的思想又是什麼?

 

查理·孟格(Charlie Munger)說,人們計算得太多,思考得太少。努力洞明事物的本質,比急慌慌行動更有必要。風青萍借鑒互聯網的特徵,結合區塊鏈差異化情形,歸納總結出幾點區塊鏈思維,以饗讀者。

 

非此非彼,亦此亦彼

 

互聯網世界,一切變得寬闊宏大,一無所有卻無所不有,產權變得不那麼重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盛行起來,在這種文化的指引下,沒有擁有一家餐廳的美團網出現了,沒有擁有一家住宿房間的螞蟻短租出現了,沒有擁有一個設計師的豬八戒網出現了,沒有擁有一輛汽車的滴滴出行也出現了。整合資源勝於擁有資源,謀求擁有只是小地主思維,善於長袖善舞整合資源才是王者之道,這是一代互聯網創業者的成功秘訣。

 

如今,在區塊鏈時代,互聯網的福利仍然存在,透過網路,一切皆可為我所用,不同的是,也必為我所有。分散式帳本加上非對稱密碼算法,牢牢的將產權所有權鎖定在自己手中。這與互聯網分享的本質一致,卻保持迥異的地方。你的是你的,我的還是我的。按照李笑來的說法,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數學維護了私有產權。

 

鑒於萬物皆可上鏈的趨勢,有形和無形的資產都能進入流通市場,各自尊重,保持慎獨,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區塊鏈時代讓人們真正進入到一個私有社會,雖然一長串的秘鑰及地址顯得不那麼親民,可是不論如何,屬於財產權神聖不可侵犯的時代真的來了。

 

以私鑰為代表的區塊鏈金融科技,成為舊時代的掘墓人和新時代的奠基人。擁有私鑰便擁有一切,未來家庭的保險櫃裡,儲存的不再是黃金和美元,而是便條紙上記下的一串串私鑰;財產的傳承,也不只是股票和債權,還有見證親密程度的私鑰;新婚燕爾的男孩上繳的不再是提款卡,而是私鑰;婚姻圍城中無處容身的男人所藏的,不再是私房錢,仍是私鑰。

 

本文為巴比特資訊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為「深度探討區塊鏈思維模式(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