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漫畫電影公式:對決梗當道
翁健偉
2016-03-30 12:08

無論你有沒有看過《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這部片在上個週末的映期,台灣締造了一億一千萬的票房成績,在美國也有一億七千萬美金的紀錄,甚至在對岸也有五千七百萬美金的票房。這說明了一件事,2016年的漫畫電影公式,將會是「對決」。


漫畫電影打從2008年的《鋼鐵人》問世後,就不斷急速加溫,主要是擁有許多不同漫畫人物版權的漫威,打破了以往「一個漫畫英雄,一專屬系列故事」的作法,開始把旗下自有版權的不同漫畫人物,彼此串連起來,終於在2012年《復仇者聯盟》創下耀眼的成績。藉由《復仇者聯盟》的賣座,漫威成功地將「鋼鐵人」、「美國隊長」、「索爾」、「浩克」原本有不同群眾基礎、不同知名度的漫畫人物,拓展到更多觀影人口,也帶動了後續作品的賣座成績。像是《美國隊長:酷寒戰士》、《雷神索爾:黑暗世界》的票房,都比前一集更為耀眼。


漫威的成功,也讓擁有蝙蝠俠、超人等漫畫人物版權的DC陣營,加速了拍攝電影的腳步。在2013年《超人:鋼鐵英雄》算是DC陣營的第一步,但是若要把整個氣勢提振起來、也拉抬其他漫畫人物的知名度,就必須要有類似《復仇者聯盟》足以成為「年度話題」的作品。於是DC在開拍《正義聯盟》之前,反而先推出了《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把DC陣營知名度最高、最受歡迎的兩位人物放進同一部片,卻不讓他們攜手合作,而是對決,一下子就把電影的期待值、知名度瞬間炒熱。而這部片光是從片名宣布、選角、開拍、公布劇照、發佈預告...一路下來,都是漫畫迷與影迷的討論焦點,證明了這樣的策略完全奏效。因為在電影公司釋出電影大綱之前,大家已經自行在網路上不斷腦補、爭辯「蝙蝠俠是要怎麼跟超人對打」,作收免費的宣傳效果。


而《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原本是會與漫威的《美國隊長:英雄內戰》在同一個檔期上映,變成戲裡戲外都是對決,別說是漫畫迷了,連影迷都會群情激憤,最後漫威策略性地把《美國隊長:英雄內戰》檔期往後延一個月,算是平息了這場紛爭。《美國隊長:英雄內戰》也是走「對決」的路線,原本攜手作戰的鋼鐵人與美國隊長,為了超級英雄註冊法案而有了不同立場,最後演變成超級英雄們選邊站的對決風波;相較於《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只有兩個漫畫英雄對戰,漫威的作法大方多了,除了人在阿斯嘉的索爾以外,幾乎全部的人物通通被動員了。

 


接下來還會有《X戰警:天啟》的登場,而《X戰警》系列素來都是讓成員不斷地聯合、分裂、對立,製造出一波波的劇情驚奇。在上一集《未來昔日》已經是把所有成員集合,進而演變出立場重新洗牌。以往對立的X教授與萬磁王,依然繼續對立,但又增加了全新的反派「天啟」;而本來跟萬磁王同盟的魔形女,這次則換邊到了X教授的陣營,因此兩個對立陣營卻冒出了三個領導人。「對決」梗也一路蔓延到小螢幕,《漫威夜魔俠》第二季,除了讓夜魔俠的女友艾麗崔(Elektra,之前譯名為伊蕾莎)登場以外,還把另外一個漫畫人物制裁者也登場,三人展開了因不同立場的合縱連橫,既對決又合作,完全顛覆了以往漫畫影集的正邪不兩立。


今年主導漫畫電影公式的對決梗,與其說是不敗的票房靈藥,還不如說是觀眾在看了這麼多的漫畫題材後,腦袋都靈光了,假使一直走「英雄出來拯救世界」、「英雄打敗了反派以便拯救世界」的公式,大家只會覺得厭倦。相反地,今年異軍突起的《死侍》在台灣締造了四億新台幣的票房,在全球也創下R級電影的七億四千萬美金最佳票房,但《死侍》劇情根本沒有「拯救世界」,主角雖擁有強大超能力,也不想當英雄。《死侍》從頭到尾都在顛覆耳熟能詳的漫畫公式,甚至主角會不斷「出戲」,帶頭否認「這是一部漫畫電影」的自嘲。因此與其說創作者迷信「對決梗萬能不敗」,還不如說大家都想突破創作公式,對決也許是眼前最容易、也最好操作的方法。

延伸閱讀:《漫威夜魔俠》第二季的3大賣點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電影、福斯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