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創產業內容空洞、與現實脫節?
專欄作家徐琦華
2016-03-29 09:27

台灣要能在全球化的競爭之下生存下來,需要的是產業升級。而無論是想要在電子資訊業中嶄露頭角,或是在廣告設計業中獨領風騷,都非常需要具有創意的人才。

 

創意人才該怎麼培育?台灣的文創產業已經推了十幾年,被罵得一塌糊塗,其中尤其是「內容空洞、與現實脫節」的問題,個人有幾句話想講。 剛好我在世界公認的創意之國義大利住了很久,所以想要說說我在這裡觀察到的一些情況。義大利產品的創意、美感與品質是深植在它的文化之中的,所以即使其他國家弄走了科技技術,回到自己國家還是製造不出一樣完美的產品。

 

在義大利整個社會的美感品味,對於品質的要求,都是極高的,即使工人也經常有相當的藝術欣賞 能力。客戶願意付高價買高品質產品,工人也能確實達到設計師的要求,廠家才能夠製造出世界一流的高級品。台灣人卻是普遍愛挑便宜貨,而在做事時,總被要求要做得快而不是做得好,於是在觀念和文化的影響下,製造出來的產品自然就有了差距。

 

還有一點,就是義大利社會很能容納不同意見、不同個性的人。這應該有歷史背景的因素,直到今天,很多義大利人還深受城邦文化的影響,每走個幾十公里,建築、食物、方言等等就會有許多變 化,多元文化背景雖然使得他們很難團結一致,卻也讓創意特別能自由發展。

 

在台灣基本上是剛好相反,台灣有多元族群,文化卻不是多元發展,如果有人比較有點自己的想法, 一般就會受到社會的排斥「為什麼你要跟大家不一樣」?

 

過度崇尚團體行動,忽略個人特質的發展,這應該算是東方國家的通病。還有義大利的創意文化,並不是由什麼政府主導發展出來的,它是社會環境(歐洲藝術品超級大國, 基本上這裡人人都在藝術品堆中長大),與社會觀念(崇尚高品質,大設計師地位與藝術家無異)相輔相成的結果。這也就是為什麼「義大利製造」的金字招牌別人搶不走,技術可以轉移,但根深蒂固的文化誰也拿不走。

 

要達到這樣的程度,當然不是幾年之內就能做到,需要的是整個社會文化的大幅提升。這樣雖然會很辛苦,卻能夠生根持久。比如美術設計方面,得要讓整個社會重視設計人才,義大利設計家冠名的作品,經常被當作藝術品一樣看待。而在台灣一般人的印像中,設計基本還是屬於「美工」等級,完全不受尊重。所

 

以,文創都講了十幾年,還會有葫蘆猴和台鐵超人這樣的「悲劇」在不斷繼續上演中。 一個不重視文化、不包容不同意見,不崇尚高品質產品的國家,弄出來的「文創」自然就只能是「內容空洞、與現實脫節」的一些小花樣。

 

延伸閱讀:整理台北市街頭5起殘忍隨機殺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