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妤:我想成為能帶給人們夢想的表演者!
採訪撰文:何渝婷
2016-09-09 12:00

「無聊女子但偶爾還是有點酷」這是陳妤的粉絲專頁上的簡介,短短一句話道出了這個女孩的直率與簡單。 

 

最近在台視播出的植劇場系列單元劇打頭陣的《戀愛沙塵暴》,劇情很平凡、很簡單,卻寫實得嚇人,讓觀者在看的時候不禁想:「對!這就是我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從基底的家庭分支出去不同年齡層的生活圈,讓每個人從劇情、角色中彷彿看見了生活中的自己,心有戚戚焉後,進而反思自己的人生。

 

沒有太刻意,就是順其自然

 

 

踏入戲劇圈其實算是個意外,高中讀自然組的陳妤對化學很有興趣,當時希望未來可以做煙火,因為想給人「做夢」的感覺,當煙火綻放的同時,你會感覺你的心情也在綻放,你的夢想會開花結果。但計畫趕不上變化,因為填志願意外進入戲劇系的陳妤在大一的時候遇上啟蒙老師徐堰鈴老師,從懵懵懂懂到慢慢找到方向,她發現,她對表演有熱情,她從表演中獲得自信,所以在大三那年剛好看到QPlace在徵選,就去報名了。

 

其實當時的陳妤,並沒有想那麼清楚自己要走電視圈、電影圈還是劇場圈,只知道一個目標就是要當一位「表演者」。徵選上之後的密集訓練,讓陳妤真正意識到自己是一位演員,也讓她確定自己永遠不會離開劇場。

 

受訓的過程甘之如飴

 

 

密集受訓的時光讓陳妤明顯感受到過程中得到的勇氣和自信,大三那時候時常感到徬徨,不太知道自己能不能當演員,但在QPlace和其他一同受訓的未來星一起上課、一起談論自己的未來和想法,明明下課時間是十點,但大家往往都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就超過十二點,那段時間陳妤強烈感覺到有一群夥伴在支撐著自己往這個方向前進,有著一群一起往前的牽絆,知道大家都是為了共同的夢想努力,那種感覺很踏實,也讓她相信自己真的做得到!

 

他們是我的夥伴,不是競爭對手

 

以前在學校徵選一個角色時,某一個同學徵選上了,自己難免不了會在心裡說:「可惡,我應該可以做得比他更好!」但很神奇的是,對於24位未來星,陳妤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覺,「或許老師在挑人的時候真的有他獨到的眼光吧!」陳妤說,讓她感覺每一個人都很有自己的特色,也無法被取代,所以當其中一個人徵選上劇集中某一個角色時,陳妤當下的感覺是:「天啊!還有誰比他更適合?」受訓的那段時光讓他們產生了一種革命情感,「他們都是共同為夢想努力的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

 

我們是一群很幸運的新人

 

 

陳妤覺得不管是從哪個領域出來的新人,都是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走到現在,如果硬要說其中的差別,或許是「資源」,「我們碰到了一位很有想法又很敢嘗試的老師,他做了很多突破,帶領著新人們往前走,而他也很不吝嗇給予我們資源。」陳妤說。

 

QPlace的受訓過程循序漸進,分為幾個階段,分別是認識自己的身體、去演繹一種選擇以及京劇的呈現。表演最基礎的就是肢體的開發還有如何呼吸,身體就是演員的工具,要把工具磨好才能成為表演的助力;除了認識自己的身體,也要懂得接收對方的情緒,也從一堂現代舞課當中學習到「觀察」與「感受」,就像是演對手戲的兩個人,如果各演各的,觀者不會感受到兩個人的火花和情緒,作為表演者,除了知道如何呈現自己的肢體,也要透過觀察是接收對方的情緒。

 

最讓陳妤印象深刻的就是學習京劇,因為京劇是非常寫意的,越寫意的東西就越要把它做得精準,觀眾才看得懂表演者要表達的意思,在這方面,他們花了非常多功夫去討論如何呈現。

 

演員能做的創作是什麼?

 

 

你認為演員可以做的創作是什麼?有些人認為演員不就是導演的棋子嘛?導演想要什麼演員就要去做什麼,或是說演員就是塑造出那個角色的樣子而已。

 

陳妤從表演課老師身上學到很大的啟發就是:「演員所謂珍貴或是漂亮的瞬間,就是他們做了一個非常寫實的,比生活還要更生活的樣子,對觀眾而言,他會在那個瞬間看到的感覺是『天啊!就是這樣』的感覺。」而這方面還是要持續地磨練,因為一不小心多了一點,就會變成矯情;少了一點,就會覺得假假的、不夠觸動人。

 

一位演員很重要的是怎麼選擇

 

一位演員要怎麼表達才能讓觀眾透過螢幕、透過表演去就接收到情緒?要怎麼去呈現才能讓觀眾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陳妤曾經看過水源劇場的一齣戲《愛滋味》,其中讓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余佩真演的不良少女,在台灣的社會中對不良少女有非常多刻板印象,而當時陳妤覺得余佩真演出了不良少女的經典,某一個瞬間觸動到她的心。

 

那一個橋段是余佩真飾演的不良少女跟學校的老師有一腿,那位老師有一次約談她,並跟她說:「那天,我們沒有在一起,你要幫我記住這一點。」而那個女孩先是愣住,再來開始瘋狂大吼大叫。作為觀眾的陳妤,當下的感覺先是噗哧一聲笑出來,但笑出來之後湧上心頭的是一種心疼,「即使她沒有哭,我也覺得她在哭」陳妤說。

 

一位演員最重要的就是他的選擇,他選擇要在什麼時刻、什麼情緒下講出這句台詞、做出這個反應,這個選擇也影響到觀眾對表演接收的感受。

 

有時會恨自己還沒開機...

 

 

 

拍攝《戀愛沙塵暴》是陳妤的第一部影視作品,有時候她會恨自己還沒開機,還沒開到那個最好的狀態,不過她仍認為自己算是幸運的,因為這部戲劇的導演會讓演員試走,讓演員至少都有心理準備。

 

而陳妤也從拍攝過程中瞭解到很多時候自己讀劇是不夠的,到現場一對戲,會發現如果對方表達的情緒跟自己所想的不同,那呈現出來的感覺就不對了,所以在試戲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誤解那場戲要表達的情緒或是目標,而面對許多前輩時,才知道原來自己對於表演還是太中規中矩了。

 

希望能跟觀眾一起成長

 

 

《戀愛沙塵暴》已經殺青,目前陳妤希望能跟觀眾一起把這部戲看完,希望播完的時候她已經找到並且觀察出自己現階段的問題、優點及特質,因為拍攝電視劇讓陳妤發現這跟舞台劇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一位表演者一直接觸到某個形式的表演,而在不知不覺中把那個形式套用在另一種表演方式上。

 

拍攝當下,陳妤很在意的事情,原來在播出的時候觀眾根本不會注意到,問題就在於當時的她還不懂電視劇的「邏輯」,偶爾在拍攝現場看到其他演員的表演,心裡會想:「要這樣演嗎?」但拍出來、剪接出來才知道原來當初的疑慮根本是多餘的,那一拍就應該要那樣呈現,才符合電視劇的邏輯。

 

「我到現在還在找尋這套邏輯」陳妤說,因為之前沒拍過電視劇,如果能持續接觸才會更了解在這個領域應該要怎麼表演,而她也希望當這部戲下檔時,她已經搞懂電視劇的邏輯和節拍,也知道自己的優缺點在哪裡。

 

演員不該被性別設限

 

「我希望能成為像謝盈萱這樣演員」陳妤說,謝盈萱是一位很中性的演員,可以飾演男角也可以是女角,陳妤認為一位表演者在飾演一個角色時,不該去想太多「性別」的事情,她想成為一位對自己不設限的演員,最好是可以很靈活的在各種不同形式的表演中去演活各種角色,包括劇場、影視,甚至是裝置藝術,表演中每個演員都是零件,共同拼湊出來的東西才能傳達一件事給觀眾,陳妤覺得在這方面,讓她在表演中得到成就感和挑戰感。

 

我想給觀眾做夢的感覺

 

 

當初懷抱著想做煙火的初衷也是因為想帶給大眾希望與夢想,雖然現在轉換跑道成為演員,但陳妤的初衷沒變,「我想成為某群人心中的感動」陳妤說,在不同年代裡,每個年齡層都有共同的回憶,好比八年級生,共同的回憶可能是《流星花園》或是《MVP情人》,當我們看到F4合體或是5566開演唱會,大家心裡會有種共同的感動,所以陳妤希望過了十幾二十年之後,也能成為某些人的青春、感動與回憶。

 

遠觀來看,陳妤希望自己能一直有作品下去,對某一些一直有在關注她的觀眾來說,她想成為陪這群觀眾長大的人,同時也看著她的成長,變化和成熟,這樣的想法會帶給她力量,也讓她覺得自己是有影響力的。

 

拍攝過程中最讓我過不去的是...

 

 

 

很多認識陳妤的人看過她飾演的林亦珊都說她們簡直一模一樣,但就陳妤本人而言,她覺得有80%相似,那種太直接、叛逆,即便知道自己只是女生,還是覺得她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保護身邊所有的人,這些特質都跟陳妤本人很像。

 

不過拍攝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哭戲的部分,陳妤和亦珊有一個相似的地方就是不太會面對自己的情感,雖然演哭戲前,光是讀劇就讓陳妤落淚,也完全認同亦珊的難過和想法,但到了拍攝現場,她感受到所以的目光投向自己,攝影機都面向她,心裡似乎出現了一種抗拒感,內心的聲音好像在告訴自己:「我不要哭!我哭了我就輸了!」

 

即便當時情緒已經到了那個點,眼淚還是落不下來,因為陳妤本身就抗拒在人前示弱,她不願意在那麼多人面前落淚,在現實生活中,就算遇上天大的事,她也很少哭,因為從小環境的關係,陳妤很早就發現「哭」不能解決問題,對她來說「哭」大概是人類所以有被設計出來的功能中最沒用的一個,或許偶爾聽到一段音樂有安慰到她、或是突然接觸到什麼讓她情緒湧上心頭,她會哭,但因難過的事情落淚,在陳妤身上很少發生。

 

不過身為一位演員,總是得跨過心裡那道坎,才能好好詮釋角色,所以目前陳妤還在找尋屬於她的方法,當她需要做這項表演時,她能夠說服自己也能傳達給觀眾。

 

一位演員一定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樣子

 

在這個環境中肯定會有一些成功的範例或模式,但這些範例中卻完全沒有一個重複,也就是說我們並不知道怎樣會成功,怎樣會失敗,目前還是新人的陳妤時常會聽到前輩給他們建議,聽久了大概會知道那位前輩或是老師的思考邏輯跟核心思想,如果察覺到彼此的表演方式明顯不同,最好可以換一種想法,認為那是另一種不同的方式,而不是一昧的認為那個是對的,進而否定自己。

 

「一定要很知道自己的樣貌與特質」陳妤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當然可以從別人身上吸收到不同的東西,但也要經過消化讓這個東西變成自己的,並且要清楚自己最適合的表演方式是什麼,因為表演這個東西沒有一個準則,沒有誰對誰錯,只有適不適合,所以陳妤一直告訴自己,去找尋最適合自己的樣貌,找到怎樣的方式對自己最好,不要因為不同的批評,或者是多成功的案例去影響自己,失去自我。

 

我想打破社會的刻板印象

 

 

對於未來的角色,陳妤希望能飾演反派角色或劇本中不直接討喜的角色,例如邊緣人、壞人或社會框架以外的人,這些人在社會中往往存在許多刻板印象,大家會認為妓女就是那個樣子、吸毒的人就是那個樣子,但陳妤認為大家不該把所有人都貼上標籤,然後覺得自己才是正常人,「我覺得這些東西都不應該存在,如果我我有機會演到這些角色,我會讓大家了解這些人其實都跟我們一樣,只是某一個東西轉到不同頻道而已。」陳妤表示。

 

大家可能會認為這些角色有既定印象就一定很好演,但那其實才是最難去詮釋的,因為差一點點就會變得很俗套,多一點點就容易不寫實,所以陳妤希望如果未來能夠演到這樣的角色,她會做大量的功課,用屬於她的方式改變社會中的刻板印象。

 

從亦珊身上學會表達自己

 

原本的陳妤很不知道怎麼面對自己的情感,演完亦珊之後對這塊似乎瞭解了一些,所以在殺青酒的時候,陳妤對每一個人聊了他們之間曾發生過什麼事、她欣賞他們什麼,大方地跟他們說:「我覺得你很有魅力!」這些都是以前陳妤做不到的,因為覺得很多話放心裡就好,不需要說出來讓大家知道,但拍完《戀愛沙塵暴》之後,陳妤開始正視自己的情感,更勇於表達,從亦珊身上她學到如何把心裡的話說出來,也理解到有些事如果只埋藏在心裡,沒有人會知道你在想什麼。

 

在演員這條路上,陳妤不停地在學習,從前輩身上吸收經驗;從角色身上擷取特質;從對戲接收情緒,雖然還不知道未來的藍圖會是什麼樣子,陳妤一直以來不變的初心就是「想讓大家做夢」,有些人不敢作夢,覺得自己沒資格,覺得生活太現實,但做夢哪需要什麼資格?

 

「如果有人因為我演的戲、我的角色而得到感動、啟發,甚至讓他有正向的改變,那會是最酷的事!」陳妤談到夢想時,眼睛總是閃閃發光,她想成為溫暖的朋友、有影響力的演員,更是給大眾帶來希望的女孩!

 

植劇場『未來星』系列-陳妤

 

 

(圖片及影片由植劇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