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工廠5年產值成長1.5倍
財訊
2016-02-19 14:46

近年來,不只宜蘭觀光工廠一條街的聚落化發展快速,其實全台各地的觀光工廠發展也愈來愈蓬勃,根據工研院的最新統計,光是計算通過經濟部評鑑的觀光工廠,2011年僅有74家,到了一五年已成長約77%,總家數達131家之多;同時間,年產值從16.3億元成長到40億元,增幅近1.5倍,參觀人數也從原本1年650萬人次,大幅成長到2200萬人次之多。

 

不僅如此,觀光工廠業者透露,早有化妝品類同業的年營收突破10億元大關,而且如果再算上未申請評鑑的業者,推估觀光工廠的整體規模,可能還會大上1倍以上;無論官方數字是否過於保守,觀光工廠顯然已經是台灣觀光產業發展中一股不容忽視的新勢力。

 

除了在宜蘭打響名號的亞典蛋糕密碼館外,全台還有哪些高人氣、高產值的觀光工廠?在工研院一五年的觀光工廠人氣排行榜中,光是前十強業者聯手就吸引超過653萬觀光人次,其中南投埔里、桃園、宜蘭金車噶瑪蘭威士忌三大觀光酒廠包辦前3名,顯見酒廠仍是當前最受歡迎的觀光工廠類型,其次才是宜蘭餅等糕餅點心類業者。

 

三大觀光酒廠最有人氣,前十強產值吃掉四成市場

 

產值排行榜方面,則呈現強者愈強的態勢,一五年全年40億元的產值中,前十強業者一口氣就吃掉約4成的市場大餅,賺進約17億元的觀光財,這當中,最會賺錢的觀光工廠是,食品大王陳飛龍打造的南僑桃園觀光工廠。

 

對此,工研院中部辦公室經理蔡秀如表示,南僑在觀光工廠內設置高價位餐廳,是帶動產值飆高的一大主因;至於近年成長快速的亞典蛋糕密碼館,也繳出人氣排行榜第8名,以及產值排行榜第9名的不俗表現。

 

產業聚落方面,除了宜蘭龍潭湖一帶的觀光工廠一條街現象外,雲林斗六工業區與彰化彰濱工業區也各有4家、3家通過評鑑的指標觀光工廠聚落,如以縣市別來看,台南市、桃園市及新北市是觀光工廠最多的三大縣市,都是蔡秀如口中比較值得觀察且當下發展腳步較快的市場熱區。

 

「『俗擱大碗』的高cp值特性是一大關鍵,」工業局中部辦公室科長雲瑞龍認為,這讓觀光工廠在近年競爭激烈的觀光市場中,竟能異軍突起。

 

雲瑞龍分析指出,觀光工廠多半是不收門票,就算有收也都能抵園區消費,而且比起入園動輒花費上千元起跳的大型遊樂園,觀光工廠無論DIY體驗活動或是產品定價大多在100、200元間,一般民眾很容易消費得起,而且相較於傳統休息站,只是上廁所或買點東西,觀光工廠則多了知識性與趣味性,因此在觀光市場中相當有競爭力。

 

業者肯投資才會賺,多點知識性與趣味性,更有競爭力

 

客層方面,根據橘之鄉總經理林鼎鈞的了解,除了少數例如鳳梨酥類的觀光工廠對陸客的依賴度較高外,大部分的觀光工廠的消費主力客群,都來自於國民旅遊與國外自由行的散客,因此對觀光工廠而言,對生意影響比較大的,是國人消費力能否提升以及連續假期多不多;反而總統藍綠變天後,陸客來台人數可能銳減的議題,對觀光工廠業者的衝擊,其實相對有限,業界普遍看好今年發展還會更好。

 

更值得留意的是,蔡秀如發現,現在的觀光工廠其實都像亞典蛋糕密碼館一樣,都是花愈多錢打造的才會愈賺錢,因此直接靠開觀光工廠賺錢的業者也愈來愈多,包括雅聞的化妝品觀光工廠、得意中華的滷味博物館與手信坊創意和菓子文化館等都是知名案例。

 

 

展望未來,由郭元益第五代傳人郭建偉領軍的中華民國觀光工廠促進協會,會員普遍認為,觀光工廠的熱潮還會繼續延燒下去,為了保持競爭力,博物館化將是未來20年觀光工廠產業再進化的一大熱門趨勢,因此該協會已向官方爭取將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訂為台灣的觀光工廠日,計畫自今年起就搭配這個時間點,串連全台業者舉辦各式促銷活動打響知名度。

 

 

圖文獲財訊雜誌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