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洋老外,以及他所主張的生活
or旅讀中國
2016-04-09 08:00

 

薩洋 James H. Spear, Jr.

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旅居北京將近卅年,說得一口流利普通話。2005年和妻子唐亮搬到慕田峪長城腳下長住,憑藉對建築設計的熱愛,他將華北農舍改建為別具特色的餐廳和精品旅館,迄今為止已經為中外客戶完成數十棟房屋的設計和改造,其中小園餐廳在2012年獲得亞太旅遊協會(PATA)「中國最佳盡責旅遊實踐獎」,並獲評選為北京懷柔地區頂級旅遊企業。

 

 

在瓦廠,遇見薩洋。

打招呼時他笑得開懷,好像看到大西洋的燦爛陽光。

這位長居懷柔的知名老外和中華文化的緣分結得很早。一九七○年代末期,薩洋還是研究生,專業是中國與日本政治經濟,舉國動盪的文化大革命才結束沒幾年,當時在一般美國人眼中,這些遙遠的東方古國既神秘又有些不可思議。出於好奇,薩洋開始學習中文,因而認識唐亮,他愛上了這位在四合院裡度過童年的北京女孩。

 

兩人結婚後,薩洋說服妻子回北京發展。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每日一變、處處是機會,夫妻倆的事業也進入飛騰期,養育一雙女兒,偶爾到京郊走走,該是愜意的中年人生,可薩洋卻越來越不開心。他是美國上市公司的中國區主管,位高責重,每天工作十七、八個小時、七成時間在外地出差,回到家或旅館常常累得倒頭就睡,卻還要應付半夜裡的電話會議。累積多時的壓力終於到臨界點:「累死了!我受不了這種生活!我-不-幹-了-!」

 

老子不幹了,長城腳下築夢去!

「不幹了,去哪裡?」丈夫被工作折磨到瀕臨崩潰邊緣,但唐亮還保有幾分理性,「薩洋,」她語氣和緩地問:「兩個孩子還在念大學,學費從哪裡來?以後我們拿什麼養老呢?」薩洋牙一咬,提議離開市區,到郊區渤海鎮的慕田峪山腳下另闢新天地。

和小山村的邂逅始於一次機緣巧合。一九九六年前後,薩洋和朋友到慕田峪長城遊玩,一位小販拿著印上「我登上了長城」字樣的T恤前來兜售。看著眼前霸氣外漏的宣言,薩洋靈機一動:「長城我來過好多次了,這衣服我不想買。房子你賣不賣?」幾天之後,透過電話,他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回覆:房子不賣,但可以長租。這位老外朋友,您可有興趣?

 

這次對話徹底改變了一家子的生活方式。租下房子後,薩洋和家人花了許多心力成功改造為舒適住所,平日夫妻在市中心上班,周休二日便到這裡小住,孩子們親近大自然,人好、景好,抬頭便可見長城,說這裡是世外桃源大半人都會信服。如今在職涯抉擇的十字路口,這片世外桃源卻無心插柳地成為轉業契機。二○○六年,夫妻倆由廢棄小學改造的西餐廳「小園」(名字取自「校園」的諧音)開門迎客,隨後又租下鄰近北溝村廢棄的琉璃瓦廠,重新規劃為精品鄉村酒店「瓦廠」,不但廣獲國內外好評,經營模式也吸引不少政要前來參訪,慕田峪村也因之獲媒體稱為「北京最美農村」。

 

最local的老外,得村民長壽祕訣

薩洋自稱是「雙重外籍人士」:不但是從美國移居到中國的老外,還是從都市移居到京郊的城區住民,然而,這位「雙重老外」卻以謙卑態度和高度適應力,贏得了當地人的好感甚至信任。以外來者之姿經營旅宿,薩洋從不諱言摩擦可能存在,但在他口中,鄰里之間不但要相互尊重,還可能成為生活導師:來到慕田峪村後觀察到農民總在天破曉時就起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許這就是他們長壽的祕訣,」他向左鄰右舍學習,同時創造就業機會:在小園餐廳和瓦廠酒店工作,成為許多當地居民的直接收入,除了給予培訓和保護婦女權益,薩洋夫婦努力營造地球村式的職場環境--在這裡,會遇到來世界各地的旅者、和不同背景的同事一起操著英語工作。

 

離開瓦廠前薩洋開心地與我們分享,他終於在二○一五年拿到中國綠卡,「我很榮幸。」見證了中國一路走來的劇烈變革,如今回歸鄉郊生活,獲村委會封為「榮譽村民」,薩洋以一句在地說法表達他對這些肯定的重視:「像中國人說的,『友誼買不來』。」其實,不但友誼買不來,好風景也是無價之寶,該來看看,這位中國通所主張的生活該是什麼模樣。

 

本文圖文由《or旅讀中國》雜誌三月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