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聽到了郭台銘沒講出口的話!
專欄作家TWicic
2016-06-23 16:00

今天台灣的新聞,基本上已經被郭台銘洗版了,不論你看的是什麼媒體,都是郭台銘。

 

昨天是鴻海股東會,相較於其他公司的股東會,鴻海的股東會已然成為台灣科技業的窗口,從這其中,你看到的是一家公司的自負與謙卑。

 

或許會有人認為TWicic太過誇大,鴻海股東會不就是一場秀,就像前兩天懂灣灣寫的一樣,台灣股東會已經變成像是演唱會一樣,主角就是平常高高在上的大老闆,表演的劇碼不是道歉認錯,就是表演大老闆親民愛民的一面。

 

今天的鴻海股東會顯然是後者。

 

事實上,過去幾年,郭台銘在股東會上都是如此,今年也不例外,除了端出日式午餐餐盒,郭台銘還親自為小股東打菜添飯。看到許多在場的小股東都是年紀大的長者,郭台銘還感性的說:「今天股東會看到很多老伯伯來,希望你們跟我媽媽一樣長命百歲」。

 

今天的鴻海股東會有很多重點,基本上,郭台銘是從內到外、從小到大,從鴻海談到台灣,從公司談到產業,從國家談到全球,這一場股東會,重頭戲基本上就是郭台銘的Keynote Speech。

 

特別喜歡聽不同人的演講,特別是在某些大公司老闆的Keynote Speech,因為,在那其中,有不少值得細細琢磨,特別是有些弦外之音Implication,雖不見得是言者無心,但那些看似普通的論述,最後卻還是被放進了講稿中,必然有難以被割捨之處。

 

 

這次在鴻海郭台銘的談話中,吸引人的是這一段。

 

郭台銘表示,經濟發展從地域性走上區域性到全球性,加上網路發達、資訊傳遞快速,只要一地發生微不足道事情,就有可能對經濟產生一定程度影響。

 

郭台銘說,經濟學家的預測跟天氣一樣,大部分是不準的,實體經濟現在變化快速,過去說可以預期 6個月到 9個月趨勢,現在經濟因素變動快,有些不合常規的判斷,加上各國政府措施,會影響經濟走勢成長。

 

郭台銘指出,現在號稱自由經濟,但卻也有些不自由,因為各國選民對各國經濟關注的程度,大於對國際性自由化事物的關注。他認為,國際自由化要讓世界貨物流通、自由貿易成長,但這程度往往取決於當地選民經濟的自主性,這兩者之間正在拔河。

 

郭台銘說,各國各地區域性組織出現,為經濟找出路,卻也可能反而阻礙全球經濟發展。

 

他以英國脫歐為例指出,在地經濟體或區域經濟體下面,也有本國經濟,因此選民經濟和保護經濟影響力日增,經濟全球保護主義也正在興盛。」

 

這一段談話之所以會讓TWicic注意到,在於郭台銘提到了對於「自由」這件事的解釋,特別是他提到了「國際自由化要讓世界貨物流通、自由貿易成長,但這程度往往取決於當地選民經濟的自主性,這兩者之間正在拔河。」

 

TWicic必須說,相較於其他台灣老闆,年近七旬的郭台銘,對世界趨勢的觀察,細微敏感、獨到深切。

 

郭台銘提到「國際化」與「當地選民經濟自主性」之間的拔河。我不知道他是有心還是無意,但如前面所說的,郭台銘可以講一百件事,但他選擇在此時講這些話,必然是看到了什麼。

 

TWicic是這樣想的,郭台銘要講的,是這個世界運行道理的改變,是他們那一輩人過去遵循規則的顛覆,是集中化與分散化、Top-down與 Bottom- up模式變、是群體與個體力量的消長。

 

這不是單一定量的科技演進結果,而是如墨滴入水,或快或慢、或先或後的,改變社會、國家、世界的面貌,在過去幾年,一再上演。

 

政治的、社會的、商業的,不論是太陽花、還是茉莉花,不論是阿里巴巴淘寶村,又或者是Uber、滴滴打車,這些被冠上不同項目名稱的事件,政治也好、社會也好,商業也行,其實都在告訴我們,我們正在面對的是一個人類個體、社會群體行為不斷變形的場景。

 

 

如果只是用一句話說完,你可以說這是「網路化」、「行動化」、「數字化」,但這些說法都太過片面。

 

一隻蝴蝶拍了翅膀,可能是一場雷雨的起因,但如果是一百萬隻蝴蝶呢?又或者,有其他的原因讓蝴蝶不再拍翅膀呢?

 

台灣電子業老闆其實都還是對於新東西很有興趣的,所以,雲端、大數據、物聯網等等,人人都能講上一大篇,講的也能讓人浮一大白的叫好。

 

但在TWicic看來,技術研究的再深講,這些大老闆心底卻始終不踏實,隱然騷動不安的情緒,是所有台灣電子業老闆的通病,不只是對公司前途的思考,也不只是對經濟前景的料斷,而是對於這看似熟悉的世界運行法則,無法掌握的陌生感。

 

郭台銘是否也是如此?

 

過去台灣電子業基本上是客戶說什麼就做什麼,差異優勢在於,客戶只說了三分,你可以做到五分、七分,而這就是台灣電子業的價值,不論是成本、效能、速度,都是如此。

 

但現在的問題是,客戶可能自己都說不出要什麼,台灣電子業怎麼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這是一個已經有一段時間的老問題,也是越來越多人都知道的問題。但怎麼解這個問題,現在,才只是開始。

 

郭台銘今天在股東會上講了很多夏普的事,其中提到拯救夏普的三大戰略,不論是檢視海外業務績效、降低營運成本、選汰人才,都是鴻海很會做的事。

 

只不過,在三大戰略中,郭台銘最先提到的,是要將夏普的專利轉為技術、將技術轉為產品,郭台銘說,這是鴻海最擅長的事。

 

但,這真的是鴻海現在就擅長的事嗎?又或者,這是郭台銘期望未來的鴻海擅長的事?要能夠做到擅長,鴻海還缺了什麼?

 

 

對舊世界的顛覆、對新世界的追隨,對群體力量的掌握槓桿,對個體力量的理解引導,鴻海其實正在透過不同的方法,Bottom-up式的追尋解答。

 

於是,我們看到鴻海去買了電信業者,鴻海去買了有線電視,還有更多鴻海已經做了,外面的人還沒看到的事,都是鴻海的試驗,也是鴻海的工具。

 

踏在往日巨人的肩膀上,看到的世界,不是未來。不再透過客戶,這次,郭台銘要讓鴻海自己去看這個世界。

 

很多人看郭台銘,都認為他其實有點老粗風格,說起話來,不太遮掩,只不過,也有人說,郭台銘的細緻入微,是他隱而不現的性格特質。

 

但在這場股東會中,或許有人看到了。

 

這世界的改變,現在或是墨滴入水,但何時會是一場傾盆大雨,沒人知道。

 

郭台銘在今天的股東會上也講了:「經營企業和做生意迷人和吸引人之處,不是賺多少錢,而是看得到今天、不見得看得到明天。」

 

這段話讓我想到很多年前讀到的一首小詩:「一盞燈,照亮的是眼前的路,照不亮真正的黑暗。那真正的黑暗,是水手終其一生搏鬥的命運。」

 

在股東會上說,鴻海股價不到200元不會退休。股價200元的鴻海是什麼意思?是市值超過3兆元的鴻海。

 

郭台銘說,這是他的第二次創業。但這次,他的創業,不會是下一個鴻海。

 

閱讀原文:郭台銘講一半的話